“金属宝石”斑铜,斑彩熠熠!邀您参加文创旅游产品设计大赛
发布时间:2023-03-07
截稿时间:2023-03-10
阅读量:4449次
云南金沙江沿岸,乌蒙山系尾一带出产的自然铜、铜矿含有特定的金属元素,制作的铜器经特殊的加工成型,突显铜的自然斑纹于表面,名为“斑铜”,因滇特有故称“云南斑铜”。
(清中期斑铜香炉图片来源:中华古玩网)
云南斑铜据考始于明代,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云南特色传统工艺品之一。斑铜工艺制作复杂而严格,采用高品位的铜基合金原料,经过铸造成型,精工打磨,以及复杂的后工艺处理制作合成。它“妙在有斑,贵在浑厚”,褐红色的表面呈现出离奇闪烁,艳丽斑驳,变化微妙的斑花而独树一帜,堪称金属工艺之冠。
据传最先为东川、会泽一带,将生斑自然铜锻打成器皿初坯后售至昆明,再加工至成品。因造价高,工艺复杂,一般只有少量花瓶、佛像、鸟兽、鼎炉而已。后来随着自然铜的减少,在民国年间,出现了人工合成的斑铜制品,人们为了区别于原来的斑铜称之为“熟斑”。
(云南会泽斑铜制作图片来源:“张氏斑铜”官网)
生斑的制作材料主要是天然铜,其制作流程为:
选料和净化:选出自然铜中含铜量95%以上的原料,并将其中杂质用凿子剔除。
锻打成型:将自然铜在砧子上反复锻打成器皿的初坯,使器物成形。
烧斑:烧斑是最关键的一道工艺。烧斑的炭,必须用上好的栎炭,自然烧炼。烧制的环境、温度、时间、火候的把握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没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和长期的实践经验是无法胜任的。烧制温度过低,原料中的某些成分难以聚集、游离而形成晶斑;温度过高则工件型毁熔化。
整形:将烧制好的器物再次进行锻打,在旋床上刮料修饰后反复烧斑、煅打数十次,再组合焊接,完成器物的最后形态。
打磨:用锉刀、刮刀使之表面平整、光滑。
抛光:用松木炭对器物表面进一步打磨处理,使其表面光亮如镜。
显斑着色:表面处理完毕的器物采用传统保密配方进行浸泡加热,着色后的工件显现铜花,同时完成了着色工艺。
熟斑的制作材料主要是人工合成铜基合金,其制作流程大致为制模、浇铸、整形、显斑。熟斑斑纹略呈放射状,但形状、大小分布有致,生动自然。造型较“生斑”细致、丰富。熟斑继承发扬了古滇青铜器在铸造、形制上的精华,产品厚重且无焊口,斑纹的花型较大,呈红色。
(传承人李碧作品《孔雀瓶》)
云南斑铜是我国独有的金属工艺品,有很深远的历史文化是古滇青铜文化的延伸,在艺术造型中延续了淳厚的云南古滇青铜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元素。其制作工艺严苛,结合斑铜自身的材料特点,创造出独特的造型和色泽效果,成为云南继青铜器后最能显示浓厚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工艺美术品代表之一。
本周六
西山区文化馆邀请您体验斑铜技艺
制作斑铜书签
特邀嘉宾:李碧
·斑铜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云岭首席技师
·春城计划“首席技师”
·云南斑铜传习馆馆长
01
活动时间
2023年3月11日(周六)
13:00-17:00
02
活动地点
西山区文化馆三楼非遗中心
03
参与方式
在“行走西山”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预约报名(留言信息需包括姓名和联系电话),人数限50名。
文化馆电话预约报名
(联系人:苏老师电话)
04
报名时间
即日起——2023年3月10日
春城之约西山“游”礼--2023年昆明市文创旅游产品设计大赛暨西山区旅游标志地推介活动目前正在火热报名中!我们期待,西山区的这些非遗文化产品,能穿上你创作的“嫁衣”,让更多的人领略来自千百年前的文化魅力。
扫描上方二维码
即可报名参加文创旅游产品设计大赛!
快来参加吧~
https://mp.weixin.qq.com/s/GpZcE5_CtPeXwRJTcd7K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