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学院以打造“青年学生卫星”、建设“航天创新基地”为目标,着眼国家航天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举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届星次方杯·立方星创意征集大赛,旨在为更多太空创意想法和创新技术提供应用展示平台,让更多青年学子提出卫星设计方案、参与卫星研制实践、应用卫星创新科普,传承航天精神,成就航天梦想。
一、参赛对象及参赛形式
参赛对象:全校本科生、研究生
参赛形式:以团队为参赛单位,每队限10 人,其中设队长一名,鼓励跨专业、跨学院、跨年级联合组队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校团委、教务处、学生处
承办单位:航天学院团委
三、比赛时间、地点
报名截至时间:3月30日
作品制作提交:即日起至4月下旬
决赛时间:5月上旬
比赛地点:待定
四、比赛内容
1.本次活动面向全校学生,征集微小卫星的设计和应用方案。设计条件是:该微小卫星规格为2-2.5U,计划轨道为 500km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载荷占空间0.5-0.75U。
2.参与立方星及载荷设计方案的团队需完成以下三个分类项目中的至少一个:
(1)新概念空间技术验证
本赛事提倡参赛队伍提供有创新性、可行性强、成本低的新概念空间技术方案,可针对微小卫星总体结构及其分系统进行方案设计与论证。
本赛事所讨论的新概念空间技术验证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新型立方星姿态控制机构、变结构装置、小型太阳帆设计、小型离轨帆设计、隐身卫星设计、新型卫星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算法的立方星应用、多个微小卫星编队设计等等。
(2)空间科学试验
本赛事提倡参赛队伍提供有创新性、可行性强、可靠性高的空间科学实验方案,可针对空间科学应用进行方案设计与论证。
本赛事所讨论的空间科学实验包括但不限于:大气模型探测、地球磁场探测、空间材料环境效应试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微重力环境科学实验、天文观测实验等等。
(3)空间载荷应用
本赛事提倡参赛队伍提供有创新性、可行性强、可靠性高的空间科学实验方案,可针对空间载荷应用进行方案设计与论证。
本赛事所讨论的空间载荷应用需具体涉及某项载荷,包括但不限于光学仪器、小型合成孔径雷达、挠性部件、变结构载荷、机械臂、太阳帆等等。
3.对于非立方星方案设计的参赛队伍,可根据立方星以及南航航天文化设计相关卫星任务logo及其科普应用方案,所选方案需满足着眼于当前航天热点、与本次立方星任务相关,要求原创,并附300字左右设计理念。
五、比赛流程
1.报名阶段:即日起至3月30日,
扫码进群寻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队吧!
参赛队伍可通过下方二维码下载报名表,填写后发至邮箱:nuaahtkx@163.com。
2. 统一培训
赛事报名截止及评审考核前,赛事承办方将根据参赛队伍规模组织1至2次的线下统一培训,将邀请学院从事立方星相关研究的导师对参赛团队进行一定的技术指导与培训,使其设计的立方星总体或载荷方案满足航天任务的基本需求。
3. 评审考核
计划于5月上旬进行立方星总体或载荷方案设计的评审考核工作,将邀请学院从事立方星相关研究的导师以及设计制造立方星的相关从业人员对学生团队所提出的立方星创新设计方案进行评审考核,将从中挑选1~5个参赛队伍的设计方案作为最终的立方星应用方案(具体数量视立方星载荷的可行性与兼容性而定)
计划于7月初进行立方星创意设计的最终遴选与公众投票活动,将邀请学院及学校相关领导与立方星团队成员进行评分,选出十组满足设计要求的团队进入微信公众平台打分环节,将根据各个团队得分加权选定立方星的创意设计方案。
六、奖项设置
本赛事最终优胜者将根据其所提出的方案进行立方星的研制发射工作。同时,本赛事设有一等奖一名,奖金3000;二等奖两名,奖金2000;三等奖三名,奖金1000。此外,一等奖将获得全国立方星大赛的推荐资格。
希望各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能积极的参与到此次赛事当中,期待你们精彩的作品!
https://mp.weixin.qq.com/s/CoZxk7EclSfziD7xnpvq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