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是202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道主义援助机构,致力于在紧急情况下拯救生命,通过提供粮食援助,为从冲突、流行病、和气候变化冲击中恢复的脆弱群体建设一条通往和平、稳定和繁荣的道路。
你知道吗?全球每11人中就有1人正面临饥饿,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的运输力量,正昼夜不停,将粮食与希望送达世界最需要的角落。
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向你发出邀请:以“生命运输线”为主题,设计一款有温度、有力量的公益周边!
征集内容:让“运输的力量”走进生活
你的创意不仅将点亮他人的希望,还有机会登上公益舞台、获得世界粮食计划署官方证书,更可能成为千万人手中的“希望信物”。
照片©WFP
设计主题:
以轮船、飞机、卡车、驴车等世界粮食计划署运输工具为核心元素(报名后将收到高清素材包),融合“连接、守护、希望”的理念,设计具有实用性与创意感的周边产品,例如:
生活美学类:书签、水杯、冰箱贴、帆布包
情感传递类:明信片、贺卡、徽章
随身时尚类:项链、手链、钥匙扣
(类型及形式不限,手绘、插画、3D建模等皆可)
如何参与?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提交方式:
发送设计稿(JPG/PNG/AI格式)与200字设计说明至邮箱
WFPChina.FundforFuture wfp.org
邮件标题格式为“姓名+设计产品名+电话号码”
素材获取:报名成功后,官方将向您邮箱发送品牌素材包(含高清视觉素材及VI规范指南)
报名二维码:
你的收获,远超期待
登上高光舞台:入选者将受邀参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官方发布会,与青年演员、运动员等公益大使同台,分享设计灵感;
深入参与共创:与世界粮食计划署专业团队协作打磨作品,见证从草图到量产的全过程;
获得官方认证:世界粮食计划署将颁发中英文双语证书,在作品上署名设计师姓名;
收获特别纪念:首批量产的周边将寄送至你手中,并有机会成为赠予项目受助儿童的爱心礼物。
让世界记住你的名字
不论你是专业设计师、艺术学子,还是怀揣梦想的创意爱好者,只要你心中有改变世界的愿景,这里就是你的舞台!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立即报名获取素材包,或转发推文,邀好友组队参赛!从你的笔尖出发,一份设计,也能改变千万人的命运。
深入了解此次主题与世界粮食计划署,跟随一粒米进行一次“万里迁徙”
点此查看更多
WFP:为困境人群搭建重返世界的桥梁
1
空运:翱翔云端的“希望之翼”
成立二十载以来,世界粮食计划署(WFP)运营的联合国人道主义空勤处(UNHAS)至今仍是脆弱社区的生命线,在局势脆弱动荡,无安全地面交通网络的地区运送救援物资。
空中的飞机、直升机,在运输的接力赛中与时间赛跑,飞机主要用于长距离、大批量的紧急粮食运输和跨国援助调配。而直升机则在紧急救援中突破地理限制,向交通断绝的灾区运输物资,凭借独特的性能,成为救援行动中的先锋力量。
2023年,UNHAS向全球400多个偏远难达地区,进行了超过38.8万人次的人员运输,输送了4800公吨医疗物资、设备等救援货物,每一次起降都在为脆弱社区播种复苏的希望。
50岁的西法・阿基利马利(Sifa Akilimali)便是这场灾难的亲历者。洪水残忍地带走了她两个正值青春的孩子,冲垮了她的家园,撕心裂肺的伤痛,深深烙印在她的生命里。但身为母亲的西法仍需打起精神,时间不因苦痛而停摆,生活仍在继续。天灾带来旷日持久的生存挑战,却并不意味着人们束手无策。
世界粮食计划署运送的救援物资就像绝境中的救命稻草,提醒着西法,只要支撑着活下去,生活就会迎来转机。她靠着这些救济粮食,重新打起精神,在废墟之中重建生活的秩序。
每当回忆起那段至暗时光,西法的眼中虽不免悲戚,却也充满感激:“那些饼干是绝望中的救命稻草,让我和幸存的孩子们能活下去,也给了我们喘息的机会,在混乱、混沌与痛苦中振作起来,去思考未来,相互扶持着坚持下去,等待苦尽甘来。”
2
陆运:泥泞中前行的“地面铁骑”
在暴雪封山的高原,泥泞积水的沼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陆运车队如同铁骑一般,在绝境中传递着生命的火种。陆运系统突破了单一运输工具的局限,充分运用汽车、卡车、全地形车乃至驴车等不同交通工具的优势,用行动诠释着,“只要有生命等待救援,就没有抵达不了的远方”。
在陆运系统中,卡车无疑是核心运力之一,肩负着跨区域、长距离大宗物资运输的重任,构建起高效、稳定的陆地运输主动脉。此外,汽车凭借其多样化的车型、出色的调度灵活性以及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确保船运或空运物资及时分发至终端,为危机的应对构筑起灵活高效的供应链网络。
在更极端的环境下,WFP会启动全地形车(SHERP),作为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全地形车专为极端环境设计,可在沼泽、雪地、沙漠等极端地形中运输物资,适用于灾后或战区的探索性运输,凭借卓越的性能突破地理限制,为全球最危险、最偏远地区的救援行动开辟出新可能。而驴车作为古老的运输方式,尤其适用于基础设施薄弱,道路完全中断或机械车辆无法抵达的区域,承担末端配送任务,成为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摆渡者。
“当故乡变成战场”
在苏丹喀土穆(Khartoum)曾经繁华的沙尔克阿尔尼尔(Sharq Al Nil)社区,阿布·苏菲安(Abu Sufian)曾身兼数职以维持生计:修理和制作家具,同时还在当地一家法院行政机构工作。这位四个孩子的父亲曾为自己的工作倍感自豪,他制作的桌子、椅子和橱柜以质量上乘而闻名。在法院的工作也让他更切实地参与到了公共服务中,担任当地社区委员会的主席。
然而,2023年4月,喀土穆爆发冲突。子弹和炸弹如雨点般倾泻在他所在的社区,彻底颠覆了他的生活。随着战斗蔓延至苏丹其他地区,整个国家也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境地。阿布·苏菲安不得不背井离乡,带着家人们逃离到苏丹东部地区。
“即便离开了,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还是会一直害怕炸弹落下”,阿布回忆道。“每当想到回去,我耳边就会再次响起炸弹声,恐惧也随之袭来。”随着苏丹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当地饥荒已达到灾难性水平。10个地区已确认发生饥荒,像阿布及其家人这样的数百万人被迫迁移,不得不挤在临时避难所里,随时可能因战事再次被迫离开家园。
在这个近半数人口处于饥饿状态的国家,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援助几乎成为危难之中的唯一屏障。自战斗爆发两年来,已有超过1300万苏丹人接受了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援助。强大的陆路运输工具,在苏丹的粮食运输体系中,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共同为缓解粮食危机而努力。
“若无紧急援助,尤其是在面临饥荒风险的地区,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将危在旦夕,”世界粮食计划署苏丹代理国家主任梅凯纳·沃克(Makena Walker)表示,“我们将继续扩大援助规模——但也需要各方保障人道主义车队安全、畅通无阻地通行。”
3
船运:远渡重洋的蓝色纽带
在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全球救援网络中,船运系统是跨越海洋与河流的生命补给线。它不仅通过远洋巨轮,将成百上千吨的粮食和医疗物资从主产区高效运抵遥远的大陆港口;更依托发达的内河航道网络,让援助深入内陆腹地,抵达那些公路和铁路难以覆盖的偏远角落。
在船运系统中,大型远洋船舶是远程、大批量运输的主力军。其巨大的载货量在应对大规模危机时至关重要,能一次性将数千吨甚至上万吨的救命粮从储备中心直接运送到受灾地区的门户港口。与此同时,灵活的内河船舶为内陆运输开辟了另一条重要途径,它们穿梭于河流与支流,将来自港口的物资接力输送至内陆深处,确保援助最终送达最需要的人群手中。
“我可以在心中继续筑起我的家。”
在孟加拉国东北部,强烈的季风降雨,加上来自印度东北部不断增多的下游水量,如猛兽般肆虐着大地。720万人被迫卷入这场人道主义危机之中。锡尔赫特(Sylhet)、苏纳姆甘杰(Sunamganj)、毛尔维巴扎尔(Maulvibazar)等地区受灾严重,其中锡尔赫特首当其冲。
舒博尔诺・拉尼(Shuborno Rani)就生活在这片被洪水侵袭的土地上。丈夫亲手建造了他们的家,那座房子承载了他们共度的40多年时光,孩子们在那里出生、长大,每一寸角落都充满了回忆。然而,无情的大洪水冲垮了她的家园,冲走了她所有的生活。拉尼与家人只能住在泰利卡利联合区的临时避难所里。
洪水持续上涨的那天,恐惧如潮水般将她和家人淹没,拉尼不得不与家人匆忙撤离。在外避难的日子里,虽然心怀对家园的不舍,她更担心的是家人的温饱。
就在他们为未来生活忧心忡忡之时,世界粮食计划署协助孟加拉国农村发展委员会(BRAC)开展救援工作,通过轮船将首批85公吨微量营养强化饼干被运往灾区,覆盖3.4万个家庭,舒博尔诺所在地区的人们也因此受益。
用你的创意,助力一粒米的万里迁徙
在人道主义行动中,没有超级英雄,只有无数普通人默默接力。世界粮食计划署正坚定地走在“零饥饿之路”上,而我们的终点,是让饥饿不再有起点。
在冲突与危机的阴影中,世界粮食计划署搭建的人道主义物流系统支持着人们在废墟上重建家园——从仓储到运输,从调度到分发,每一环都是生命的联结,每一粒米的抵达,都是希望的接力。
现在,世界粮食计划署邀请富有创意的你们,以供应链运输工具元素为灵感,设计承载希望的周边。你的创意,也将化作供应链上的一环,为身处困境的人们,撑起现实中的一片天地。
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与
本项目合作伙伴「特立独行」
关注合作方公众号「大学生志愿者及实习」
获取最新春秋招及实习信息!
https://mp.weixin.qq.com/s/MTyB-_ImroXCFKePxh6P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