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零碳校园师生共建”校园碳减排设计大赛报名通知

发布时间:2025-08-22      截稿时间:2025-09-15      阅读量:172次     

  一、大赛概要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双碳”战略理念的认识,激发学生参与双碳建设的热情,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环境与生态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零碳校园师生共建”校园碳减排设计大赛即日起正式启动。参赛者可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相关知识和技术,紧密围绕主办方给定主题,发挥创意,推动校园碳减排方案、技术设备等研究成果的产出。本次大赛旨在推进“双碳”目标的普及,帮助广大学生拓宽学术视野,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自觉性,并为“零碳校园”的建设搭建实践平台,助力选拔出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和可落地性的零碳校园方案,推动校园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校园力量。
  二、组织结构
  指导单位: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组委会秘书处、清华大学绿色大学办公室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环境与生态研究院、共青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委员会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学生碳中和协会
  协办单位: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深环研23、24党支部
  三、参赛要求
  参赛项目需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主题,立足小组成员所在专业背景,积极开展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以环境生态、未来人居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材料与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相关技术为依托,积极创新,就所选主题提出具有创新性、前沿性的校园碳减排方案。本次参赛主题包括:
  01
  校园环境与绿色科技
  推荐方向:校园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如校园绿地、湿地的生态保护与功能提升;校园节能减排与资源循环利用,涉及校园水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处理与再利用等;校园环境监测与质量提升,包括校园空气质量监测与改善、噪声污染控制、土壤质量维护等。
  02
  校园能源转型
  推荐方向:校园各类可再生能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比如风电、光伏在大学城园区建筑、设施中的应用;储能技术实现校园零碳化,如高性能电池、储热/储冷装置在校园电力需求中的应用;校园智能微电网建设与运行优化,实现校园内部能源的自给自足与高效调配;校园能源数字化管理平台搭建,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管控能源使用。
  03
  校园通信与信息技术
  推荐方向:校园5G网络与物联网深度融合,打造校园万物互联的低碳通信基础;校园大数据中心的绿色节能技术,降低服务器等设备能耗;校园区块链技术用于能源交易、碳排放数据记录等可信体系建设;校园通信基础设施的低碳建造与长期运维策略。
  04
  校园绿色设计与建造
  推荐方向:校园整体规划的低碳化布局,如功能分区优化、绿地系统构建;校园建筑的绿色设计,涵盖低碳建筑外形、自然通风采光设计;校园新型绿色建材研发与应用,如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可再生材料;校园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方案,提升既有建筑能效。
  05
  校园碳管理与机制创新
  推荐方向:校园碳排放核算与监测体系建立,精准计量校园各环节碳排放;校园碳中和目标设定与行动路径规划,制定分阶段实施策略;校园双碳政策模拟与效应评估,研究政策对校园各方影响;校园碳文化建设与行为引导机制,提升师生双碳意识。
  四、参赛报名
  1.参赛对象
  本次大赛面向深圳所有高校的在读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和已经获得研究生攻读资格的大四本科生(需提供研究生录取证明),鼓励跨学科、跨学校组队参赛,每支参赛队伍由1名指导教师和不超过5名成员组成。已获得往届零碳校园大赛名次的项目不再报名参赛。
  2.参赛说明
  (1)参赛作品紧扣本次大赛主题,逻辑清晰,措施可行。参赛选手须根据模板提交创新计划书及其他可选辅佐材料,由参赛单位负责进行校级审核。大赛规定的项目提交时间截止后,指导教师、参赛队员和项目内容等参赛信息不能进行调整或更改;
  (2)知识产权:参赛作品(包含但不限于论文、方案、专利类作品)知识产权归参赛者所有。组织方在征得参赛团队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同意后,可将参赛作品及相关信息供大赛合作方有限查询。论文/专利类作品为近三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利,如未发表但经导师许可也可报名;
  (3)参赛作品需为原创性作品,不存在权力争议,均不得涉密。因作品知识产权或泄密引发的问题,由参赛选手承担责任,一经发现将取消比赛成绩并严肃处理。
  3.申报材料
  (1)参赛报名表
  (2)作品说明书(如有,3000字以内)
  (3)设备或方案演示视频、规划图纸(如有)
  (4)参赛论文、专利及其创新点中文简介(如有)
  (5)作品提交方式,署名“主题-参赛作品名-队伍名称”提交至大赛官网邮箱:tsinghuasigs_cna 163.com
  五、赛程安排
  阶段
  时间
  赛事发布
  2025.7.06
  网上报名及材料提交
  2025.7.06-9.15
  材料打分及公布入围名单
  2025.9.30
  决赛
  2025.10.20
  结果公示
  2025.10.20-10.30
  *具体时间以赛事组委会通知为准
  六、评审形式及规则
  本次大赛将邀请来自深圳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深圳西丽湖国际科教城X9高校院所联盟和创新创业中心的各位代表和教师组成大赛评委会,并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院领导担任评委会主席,对参赛作品进行审议评选。
  评分参考维度及权重:
  (1)主题相关性(25%)
  作品与零碳校园主题高度契合,紧密围绕校园内的场景展开,完全符合大赛主题要求,充分考虑校园的实际情况,如校园规模、师生需求等,能在大多数校园环境中有效应用。
  (2)方案创新性(25%)
  整体方案的设计流程、结构、模式等方面新颖独特,能为校园双碳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法。采用线上评审形式进行,参赛者通过大赛公布的官方渠道提交参赛作品,评审专家将对作品进行分项打分,根据得分结果按作品类别分别评选出6支参赛队伍进入决赛。
  (3)功能原理的可行性(25%)
  方案所依据的功能原理符合科学规律,论证过程严谨,引用的科学理论准确无误,方案的功能原理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可行,技术路线清晰合理。
  (4)应用落地性(25%)
  方案在校园能够推动校园双碳目标的实现,对校园生活、学习、管理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方案的成本投入合理,能够在校园预算范围内实施。
  图片图片
  1.初赛
  采用线上评审形式进行,参赛者通过大赛公布的官方渠道提交参赛作品,评审专家将对作品进行分项打分,根据得分结果按作品类别分别评选出6支参赛队伍进入决赛;
  2.决赛
  采用“PPT汇报+答辩(共计15分钟)”(线上或线下视具体情况而定)的形式。评审专家将依据现场答辩对作品进行打分,最后根据初赛和决赛得分各占50%的比例进行计算,按照综合排名决出一、二、三等奖。
  七、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队伍获得荣誉证书和相应奖金(分别为6000元、4000元、2000元),获奖队伍的指导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证书及纪念品。奖励设置如有调整,以大赛推送公告为准,请及时关注。
  注:本次比赛主办方可为参赛队伍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支持,进入复赛的作品将由组委会对接专业导师指导,特别优秀的成果还可获得大赛组委会的经费资助,推动作品方案落地实施。
  八、联系方式
  组委会电话:
  (接听时间:工作日9:30-16:30)
  咨询邮箱:tsinghuasigs_cna@163.com(请详细说明姓名、学校、具体事项)
  咨询群:请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加入比赛咨询群,如二维码过期可联系薛天骄同学,杨博凯同学
  本策划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
  转发抽奖
  参与方式:转发本推送至朋友圈(不设置分组)并保存3小时即可参与抽奖,请将朋友圈截图和中奖截图发给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即可领取奖品。
  开奖时间:9月15日23:59
  图1|一等奖:清华熊1个
  图2|二等奖:帆布袋5个
  图3|三等奖:金属徽章10个
  图4|四等奖:抽奖二维码
  奖品丰富,快来参加吧!
  协会介绍
  过去一年,SIGS学生碳中和协会火力全开:干货满满的学术沙龙、深入一线的企业走访、畅所欲言的师生见面会、紧跟热点的碳中和科普、脑力激荡的知识竞赛、热闹非凡的社团游园会,异彩纷呈的社团年度总结会,还有温馨欢乐的协会团建...超多精彩活动,只为给每一位骨干和会员打造专属的成长充电站与展示大舞台。

  想加入我们,一起玩转未来?火速关注协会公众号!招新推送将于近期发布,精彩多多,敬请期待!或添加微信:,提前解锁协会秘籍,开启你的精彩社团之旅!!!

https://mp.weixin.qq.com/s/leaUtLzRu-hA6InGK_zZ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