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增城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甘泉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明代大儒、岭南心学的开篇者陈献章(白沙)的衣钵继承人,其学说与王阳明的学说并称“王湛之学”。湛甘泉一生致力于讲学与著述,创办书院数十所,遍布大江南北,门生弟子3900多人,桃李满天下。其思想核心“随处体认天理”,强调心性修养与道德实践的合一,对后世哲学、教育及岭南文化发展影响深远。甘泉文化正是其思想精髓、教育实践、书院精神及其后世传承的综合体现。
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岭南文化和甘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落实广东省《关于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意见》,深入挖掘湛若水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促进甘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文赋能提升区域整体形象,策划并举办“活·甘泉”甘泉文化创意设计与短视频创作大赛。
大赛以明代大儒湛若水创立的甘泉心学思想体系及其蕴含的甘泉文化为根基,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享有著作权的甘泉先生IP形象为创意载体,通过创意设计与短视频创作,深度挖掘甘泉文化乃至岭南心学的当代价值,激发不同年龄层与专业背景人群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促进传统思想精髓与现代创意表达的有机融合,发掘培育文化创意人才,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坚定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州市增城区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院)
甘泉书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基地
甘泉文化传承与创新重点研究基地
-协办单位-
阅途文化集团
-活动平台-
阅途数字云
大赛主题
01
主题名称
“活·甘泉”
02
整体意蕴
以鲜活的现代创意,激活源远流长的甘泉智慧,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焕发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并融入当下生活。
参与对象与分组
为鼓励全国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并体现公平性与专业性,大赛特设四个组别,所有参赛者(个人或团队)需在报名时明确选择所属组别:
1.中小学生组:面向全国在校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含中职学生)。鼓励在老师或家长指导下参与。
2.大学生组:面向全国高校在读本专科生、研究生。
3.成人组(非专业):面向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创新、设计或短视频创作有浓厚兴趣的非专业人士。
4.专业组:面向职业设计师、专业设计机构/工作室成员、高校设计/艺术/影视类专业教师、职业短视频创作者、影视制作公司成员等具有专业背景或从业经验的人士。
*组队说明:允许以团队形式参赛(每队不超过5人),团队归属组别以团队负责人身份为准。跨组别成员(如大学生与教师)组成的团队,按负责人身份归类(如负责人是教师则归为专业组)。
作品要求
大赛征集以甘泉文化内涵及官方提供的甘泉先生IP形象为核心的设计类与短视频类作品。不同组别在创意深度、技术复杂度、完成度要求上有所区分。
(一)创意设计类作品
征集类别:(所有组别均可参与)
1.平面设计类:绘本、插画、藏书票和海报创作。需巧妙融入甘泉先生IP形象或甘泉文化核心元素。风格不限,单幅或多幅(不超过5幅)均可。
2.表情包设计类:以官方甘泉先生IP形象为基础,设计适用于社交媒体场景的系列表情包。每套不少于8个表情。
3.文创产品设计类:将甘泉文化内涵与产品功能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实用性和市场推广前景的文创产品,如益智玩具、生活用品、工艺品、饰品、潮玩等,提交设计效果图。
4.组别差异化要求:
中小学生组:鼓励手绘创作,完稿后需高清扫描或拍照。对尺寸、分辨率要求适当放宽(建议A4或以上幅面/清晰度足够)。作品简介可侧重学习心得与创意构思。
大学生组/成人组(非专业):需提交电子稿。分辨率建议300dpi。平面及文创主图建议A1幅面或同比例尺寸(藏书票、表情包除外)。
专业组:必须提交高质量电子稿,分辨率300dpi。平面及文创主图必须为A1幅面(594mm x 841mm)或长宽均不低于5000像素的同比例图。文创设计类需提交设计效果图、三视图及简要应用场景图,并附简要设计说明(材质、工艺、成本考量等)。
5.通用格式与规格:
文件格式:JPEG(平面设计、文创效果图)、JPEG或GIF(表情包)。单张图片大小不超过30MB。作品需附50-200字创作理念说明,阐述作品的创作理念、设计思路及文化内涵;需附《投稿声明书》。
(二)短视频类作品
征集类别:(所有组别均可参与)
1.甘泉先生IP动画短片:围绕甘泉先生的生平轶事、思想、教育、精神进行动画创作,生动展现其思想与精神,动画风格不限,需有完整剧情和创意表现。
2.甘泉心学主题短视频:围绕甘泉心学制作短视频,内容需有深度且通俗易懂。制作形式不限,如讲解、情景剧、Vlog、沙画、微电影等,出镜人必须为参赛本人或团队成员。鼓励使用外语,助力甘泉文化走向国际舞台。
3.国际传播专题:鼓励制作外语版本或添加多语种字幕的短视频(可自选组别参加此专项)。
4.组别差异化要求:
中小学生组:可使用简单动画工具、实拍、解说等形式。鼓励在师长指导下完成。对技术指标(分辨率、画幅)要求适当放宽(建议720p或以上,清晰稳定)。时长可略有弹性(1.5-6分钟)。
大学生组/成人组(非专业):建议横屏(16:9),分辨率不低于1080p。时长严格控制在2-5分钟。
专业组:必须横屏(16:9),分辨率1920x1080(1080p)或更高。时长严格控制在2-5分钟。需体现专业制作水准(剧本、分镜、拍摄、剪辑、音效等)。
5.通用格式、规格与要求:
文件格式:MP4。
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B。
技术质量:画面清晰稳定,色彩正常;音质清晰,音量适中;播放流畅。
作品需附50-200字创作理念说明,阐述作品的创作理念、设计思路及文化内涵;需附《投稿声明书》。
参赛须知
1.原创性与合法性:投稿作品必须是参赛者(或团队)的原创成果,未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商标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一经投稿,即视为参赛者承诺作品原创无抄袭剽窃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如经举报或评审发现存在侵权行为,组委会有权立即取消其参赛及获奖资格,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2.版权归属:参赛者保留其投稿作品的著作权。投稿作品涉及的版权、肖像权、名誉权等法律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参赛者同意,自投稿之日起,授予本次大赛组织机构(主办、承办、协办单位及活动平台)在全世界范围内、非独占性、免费、不可撤销的使用权。该使用权包括但不限于:对作品进行发表、展示、展览、汇编出版、媒体报道、网络推广(包括在官网、社交媒体、合作平台等)、信息网络传播、制作宣传材料(包括海报、手册、视频等),以及用于与本赛事相关的非商业性公益活动。组织机构在使用作品时将尽可能标注作者信息。对于具有良好市场潜力的优秀作品(尤其是文创设计),承办方或协办方可优先与作者洽谈进一步的开发、生产、销售等商业合作,相关权益另行协商约定。
3.稿件处理:所有投稿作品恕不退还,请参赛者务必自行保留原始文件和底稿。
4.规则接受:凡投稿者,均视为已充分阅读、理解并完全接受本方案所有条款及大赛组委会后续发布的补充规则。组委会有权根据活动实际情况对方案细节进行必要调整(调整内容将通过官网公告)。
5.最终解释权:凡投送作品者,均视为认同且接受本次大赛规则。大赛组委会对本次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
大赛流程
1.作品征集:
时间:2025年8月15日0:00至2025年9月30日24:00(北京时间)
方式:参赛者通过活动官网(http://www.yuetu100.com/2025gcy)报名,完成在线注册报名,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个人/团队信息)。选择参赛类别(设计类-细分平面/表情包/文创;短视频类-细分动画/主题/国际传播),按指引在线上传作品。仔细阅读并同意《参赛须知》及《投稿声明书》。按系统指引上传符合要求的作品文件及填写作品简介。
2.作品评选:
时间:2025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
方式:组委会对投稿作品进行资格审核(格式、规格、原创性初步筛查)与内容合规性审查。组织由文化学者、设计专家、影视导演/制作人、传播学者、产业代表等组成的专业评审团,采用“专家盲审打分+集体评议”的方式(隐去作者信息),对投稿作品进行评审,依据主题表达、艺术美感、创意表现、技术水平(设计类)或内容结构、创意表现、展示效果(短视频类)等标准,分别对四个组别的作品进行独立评审,确定各组别作品获奖名单。
3.结果公示:
时间:2025年11月1日至11月5日
方式:获奖名单将于活动官网、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官方平台、阅途文化集团官方平台及合作媒体平台进行公示。公示期内接受实名异议与举报。公示无异议后,正式公布最终获奖名单。
4.奖项颁发与宣传:
时间:2025年11月(拟)
方式:举办线上或线下颁奖活动/优秀作品展映会(视情况而定)。通过新媒体矩阵对活动、获奖作品及作者进行宣传报道。策划线上专题展,在官网、社交媒体、合作平台长期展示优秀获奖作品。
分组分项评分标准表
奖项设置
1.奖项设置原则:每个参赛类别(设计/短视频)下的每个组别(中小学生/大学生/成人非专业/专业)均独立设置奖项。
2.各组别通用奖项(设计类&短视频类均设):
一等奖:1名
荣誉证书+¥500元价值文创产品
二等奖:2名
荣誉证书+¥200元价值文创产品
三等奖:5名
荣誉证书+¥100元价值文创产品
优秀奖:10名
荣誉证书+精美文创礼品
3.专项奖(可跨组别):
最佳外语传播奖:3名
荣誉证书+¥200元价值文创产品
(短视频国际传播专项)
最佳创意奖:1名(可空缺)
荣誉证书+¥200元价值文创产品
最具市场潜力奖(设计类-文创专项)
1名(可空缺)
荣誉证书+¥200元价值文创产品
优秀指导老师奖:若干名
荣誉证书
(指导中小学生/大学生作品获等级奖)
优秀组织单位奖/个人奖:20名
荣誉证书
4.组别特别说明:
中小学生组:可增设“文化传承小使者”、“未来创意之星”等鼓励性奖项,奖品以书籍、学习用品、文创产品为主。
专业组:一、二等奖奖金可高于其他组别,强调专业高度和作品价值。
*注:奖金为税后,组委会有权根据投稿情况微调奖项名额和设置,确保公平。
联系方式
https://mp.weixin.qq.com/s/_f2rg35wSyejXt4bFJWt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