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杭州市阿普系列
普法创意作品开始征集啦!
2025年杭州市阿普系列普法创意作品征集展播
2025年是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收官之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质增效,为杭州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杭州市司法局、杭州市文明办、杭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杭州市普法办、杭州文广集团决定联合开展2025年杭州市阿普系列普法创意作品征集展播活动。
活动时间
(一)征集阶段
即日起至11月16日为征集阶段(以作品网上提交日期或作品寄出日期为准)。
(二)评审阶段
2025年11月下旬为评审阶段。
(三)展播阶段
评审结束后,优秀作品将在电视台、视频号和抖音等新媒体,以及大型普法活动中展播宣传。
征集作品要求
作品题材及内容
本次征集展播活动的宣传重点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和民法典,同时包括其他法律法规、党内法规、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等。具体如下:
1
聚焦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作品应深入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展现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的生动画卷。
2
普及党内法规知识。作品可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相关重要论述,生动解读重要党内法规,展现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关系,增强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与遵守。
3
弘扬宪法精神。作品应以宣传宪法为核心,展现宪法的崇高地位和重要作用。可结合“宪法十进”活动、国家宪法日和“宪法与浙江”主题宣传月等节点,创意表现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理念与行动。
4
诠释民法典时代意义。作品可结合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主题宣传活动,突出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重要性,通过具体场景或案例,展现其在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方面的价值,引导公众明确权利边界、积极履行义务。
5
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品可聚焦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民营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展现法治在保障公平竞争、激发市场活力、护航杭州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6
强化“服务大局普法行”主题宣传。作品可围绕国家安全、平安建设、生态环保、食药安全、劳动保障、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主题,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如国家安全法、刑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及特定宣传日(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消费者权益日等),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7
重点群体权益保护普法宣传。作品应关注退役军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及流动人口等群体的权益保护,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可重点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新业态从业者劳动保障等热点问题开展创作。
8
强化杭州地方立法普法宣传。可生动解读《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杭州市矛盾纠纷预防和多元化解条例》《杭州市网络餐饮外卖配送监督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规章,加深市民和游客对地方立法的认知。
9
强化全国国防教育法宣传。作品可结合全民国防教育日及年度主题,参考杭州国防兔特色形象,面向重点群体,宣传国防教育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社会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
10
宣传和弘扬法治精神。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品引领作用,通过作品将法治元素融入日常生活场景,让法治精神与文化艺术进行创新融合,潜移默化地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形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
作品形式
·平面类(漫画、宣传画);
·视频类(动漫、微电影、微视频、宣传片、公益广告、抖音等);
·音频类(广播、音乐、脱口秀、小故事等);
·互联网类(游戏、AR、VR、BANNER、H5、GIF等)。
作品要求
·征集对象:不限。
·征集作品:参与征集活动的作品须为2025年创作。参与人员请下载并填写报名表格。
平面类
报送的每件平面作品规格均为A3。作品原件及征集作品登记表各一份。其中,手绘作品原件邮寄报送,其他以电子文档形式报送,文件名称为“单位/作者+作品”,并与征集作品登记表的名称保持一致。平面作品须严格按规定尺寸报送,不符合规定的作品将不准参加活动。
视频类
报送的视频类作品存储格式为MP4,分辨率最低要求为1920*1080。公益广告单片时长不超过60秒,动漫、微视频作品每部时长不超过3分钟,微电影、宣传片作品每部时长不超过10分钟,前留5秒钟,注明参与单位、作品名称、作品时长等。每件作品填写一张征集作品登记表。
音频类(广播、音乐、脱口秀、小故事等)
音频类作品每条时间不得超过120秒。每条作品须附文稿一份,同时填写一张征集作品登记表。
新媒体类
·图片类:以JPG/GIF格式提交,作品原件及征集作品登记表各一份,以电子文档形式报送,须按顺序注明作者(或参与者单位)、作品名称、类别。
·H5等:提交网络链接地址或者二维码,以word文档形式提交,需保证所提交的链接自征集活动之日起至活动评审期内可访问。作品文档及征集作品登记表各一份,以电子文档形式报送,须按顺序注明(或参与单位)、作品名称、类别。
投稿方式看这里!
文末扫描二维码下载报名表
投稿方式
二者任选其一
·作品邮寄至
杭州市上城区婺江路217号近江时代大厦B座13楼杭州移动电视
邮编:310016
联系人:姚江敏
电话:85081278
·提交至电子邮箱
614902591 qq.com
评选标准
·法治主题鲜明,内涵表达生动;
·构思新颖、有创意;
·主题内容易认易记、感染力强;
·元素、色彩等构成协调,综合艺术效果好;
·评分标准:主题性30%,艺术性30%,原创性30%,时事性10%。
奖项设置及评选方式
奖项设置
·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胜奖10名。
·为了调动青少年学法用法积极性,设立成长组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若干名。
评选方式
主办方将组织专家,对报送的作品从法律知识阐释、法治理念传播、普法效果、艺术表现力和传播力等方面,对报送作品进行评审,确定各奖项。
特别说明
1
参与征集活动的选手应自觉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公序良俗,与此相违背者,评委会有权取消相关作品评奖资格。因参与征集活动人员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而造成的纠纷由参与者本人承担,主办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2
作品要坚持正确导向。视频作品要注重政治性、思想性、法治性、艺术性的统一。注重把镜头对准普通群众,讲述普通人、普通家庭与民法典的故事;注重细节,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故事反映大时代,切忌空谈;注重法治元素,体现法治精神,切忌作品内容与法律无关。作品中引用法律、解释法律要准确规范,注意运用法律的语言,避免使用模糊语言或不规范图像。作品要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3
征集作品须为参与活动人员本人或本单位原创,参与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如作品中含有非原创性的内容,包括画面、片段、歌曲或音乐,必须于片尾字幕以文字表示其来源。主办方不承担包括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资格及追回所获奖项的权利。
4
征集活动参与者在报送作品后即视为许可主办方以公益宣传为目的,自身或授权给第三方无偿使用该作品,使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卫星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互联网、手机以及平面媒体等。作者仅保留作品的署名权和自行使用权。
5
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6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信息发布
杭州电视台移动电视频道、“杭州移动电视”微信公众号是本次活动的官方信息发布平台,将实时发布活动进程和相关情况。
即日起至2025年11月16日,关注“杭州移动电视”微信公众号,回复“普法创意”四个字,获取活动相关信息。
扫描二维码
下载报名表
来源|杭州移动电视
https://mp.weixin.qq.com/s/gK95-JbyzIHzU_7MGcNh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