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安徽省大学生博物馆文创设计大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10-31      截稿时间:2025-11-23      阅读量:133次     

  各市文化和旅游局、团市委,各高校团委:
  为挖掘我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历史、文化与时代价值,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博物馆藏品“活起来”,现举办安徽省大学生博物馆文创设计大赛。大赛以2025年评选的安徽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为创作元素来源,鼓励大学生运用现代语言与创新手法,设计文化创意产品,推动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融合,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大赛主题
  让文物走进生活
  二、组织架构
  (一)主办单位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教育厅、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安徽日报社、安徽广电传媒产业集团。
  (二)承办单位
  安徽电影集团、安徽省博物馆协会。
  (三)协办单位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安徽文投国承文化科技公司、安徽星空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安徽广电数字文化科技公司。
  三、参赛人员
  参赛对象为安徽省内高校在读大学生(含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参赛人员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
  参赛时需提交《参赛身份承诺书》,个人参赛附本人学生证复印件,团队参赛附所有成员学生证复印件及《合作确认书》(需全体成员签字)。未提交或身份核验不通过者,作品视为无效。
  四、赛道及作品要求
  以“百大镇馆之宝”的造型、纹饰、图案和文物背后的故事等为创作基础,提取相关元素,设计文创衍生产品。设置实物文创和数字文创两个赛道。
  (一)实物文创赛道
  将馆藏文物的文化元素融入合理的文创产品载体中,包括但不限于家居用品、办公用品、时尚单品等,让文物走进生活。参赛作品需要符合以下要求:
  1.文物素材来源图(1张,需标注博物馆名称+文物编号);
  2.设计图(3-5张,可包括效果图或三视图等),图片为A3尺寸(420x297mm),JPG格式,精度不低于300dpi,CMYK色彩,单张<5MB;
  3.设计说明:包括创意阐述、可行性分析等,可行性分析可简单介绍产品使用场景、材质选择、生产工艺、成本估算(单位:元)、市场定价建议等。以PDF格式提交,字数≤1000字。
  (二)数字文创赛道
  运用数字建模、AIGC等技术手段,对馆藏文物进行数字化创意呈现。包括但不限于基于馆藏文物开发的AR动画、可交互的VR文物展示场景,或是以馆藏文物为原型的AIGC作品(动画、视频等均可),赋予文物数字化活力。参赛作品需要符合以下要求:
  1.文物素材来源图(1张,标注要求同实物文创赛道);
  2.设计成果:AR/VR动画、交互文件、H5文件和AIGC视频内容等以视频格式(短视频/演示视频)提交,要求MP4格式,时长≤1分钟,文件≤10MB,画面分辨率不低于1920x1080;或提交可访问链接(需备注访问方式,如“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附3张核心界面截图(JPG格式),确保赛事期间(10月20日-12月31日)链接稳定;
  3.技术说明:以PDF格式提交,需明确开发工具、AI模型名称、核心技术参数,可附开发流程图。
  五、奖项设置
  为获奖选手颁发证书及对应奖金。每个赛道设一等奖1名,奖金5000元;二等奖3名,奖金2000元;三等奖5名,奖金1000元;优秀奖10名,奖金500元。
  六、流程安排
  (一)活动启动(10月23日)
  发布创作素材包,开放“官方素材包下载通道”。同步在星空校园影院小程序开启征集通道。
  (二)作品征集(10月23日-11月23日)
  参赛者通过赛事邮箱(xkxyyy@163.com)报送相关材料,邮件主题命名格式为“赛道名称-作品名-高校名称-联系人及电话”。
  (三)专家评审(11月25日-11月30日)
  由高校设计专家、文博单位文创专家、文创企业开发人员组成评审团,分赛道从创意性(贴合主题、新颖独特)、文化性(精准诠释馆藏文化)、可行性(便于生产落地)维度进行评审,并审核文创元素解读和意识形态正确性。
  (四)结果公示(12月3日-12月9日)
  在星空校园影院公众号和安徽日报客户端上公示获奖名单。公示期间接受举报,若查实作品侵权或身份造假,取消获奖资格。
  (五)颁奖与展示(12月下旬)
  举办颁奖仪式,在星空校园影院小程序设置线上展示。邀请行业嘉宾分享经验,围绕“博物馆文创发展路径”等主题开展研讨。
  本次大赛最终解释权归承办方。
  联系人及电话:安徽电影集团王老师,0551-65683280
  附件一
  安徽省大学生博物馆文创设计大赛
  参赛规则说明
  1.参赛作品(含设计图、效果图、设计说明、数字演示视频、模型照片等所有提交材料)不得显示参赛者姓名、学号、所在高校名称、团队名称及关联企业信息(含英文、拼音缩写或标志性图案)。若出现上述信息,作品将被判定为无效,直接取消参赛资格。
  2.参赛者须保证参赛作品为原创设计,不存在抄袭、剽窃他人创意、盗用素材等侵权行为,且未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肖像权、商业秘密及其他知识产权或财产权利)。若作品引发知识产权纠纷或法律争议,全部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承办方有权取消其参赛、获奖资格,并追回已发放的奖金、证书。
  3.个人、团队参赛者在单个赛道(实物文创赛道、数字文创赛道)报名参赛件数不得超过4件,且同一件作品不得跨赛道、跨组别重复报送。每件参赛作品须单独填写报名资料(含团队成员信息、作品说明等),若为团队合作作品(成员不超过5人),需在报名时注明所有合作者姓名,并提供所有成员签字的《合作确认书》。
  4.作品设计费、模型制作费、样品生产费、材料采购费及实物邮寄费均由参赛者自行承担。凡通过邮寄方式提交实物模型的,参赛者需选择具备保价功能的物流方式。邮寄过程中若发生作品丢失、破损、延误等问题,承办方不承担责任。
  5.入选终评环节的作品,在承办方组织的打样、展览筹备过程中,参赛者不得擅自调整设计方案(包括外观、材质、技术参数等)。确因生产落地或展示需求需修改的,须以书面形式向承办方提交《作品修改申请》,经承办方审核同意后方可调整,修改记录将作为终评参考依据之一。
  6.承办方有权拒收任何对各国文化、民族、宗教或道德有侵犯以及不符合参赛要求的作品。
  7.参赛者同意,承办方有权无偿对其参赛作品进行推介、展览、信息网络传播、出版及宣传推广。获奖作品的相关权利,详见《版权要求说明》。
  附件2
  安徽省大学生博物馆文创设计大赛
  版权要求说明
  1.参赛者提交作品时,须确保对作品拥有独立、完整、无争议的著作权。承办方对作品的创意性、文化性、可落地性进行评审,作品内容所涉及的版权归属、素材合法性(如文物元素使用、字体授权等)均由参赛者负责。若作品因版权问题引发纠纷,承办方将取消其参赛、获奖资格,追回奖金及证书,由此造成的第三方损失由参赛者全额承担。
  2.参赛者不得剽窃、抄袭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已参展、获奖或商用的文创设计),若作品涉及他人肖像、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需提前取得合法授权并在设计说明中注明授权来源。如因未授权使用引发纠纷,由参赛者自行解决,与承办方无关。
  3.参赛者须保证所使用的设计素材(如文物高清图、字体、图形元素等)来源合法,其中博物馆文物素材需从赛事官方发布的“创作素材包”或指定博物馆官网获取;若使用非官方素材,需在设计说明中注明来源,并提供合法使用证明,否则视为违规参赛。
  4.参赛者对使用的博物馆高清文物图片只能在此次设计中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无偿或有偿)转给他人。
  5.获奖作品的版权属于“百大镇馆之宝”所属博物馆和创作者共有,承办方依法对获奖作品享有商业开发优先权。承办方如果对获奖作品进行商业开发,须与文创元素所在博物馆和作品创作者协商并签订相关协议,明确收益分成方式,保障博物馆和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6.大赛的最终解释权归承办方。
  附件3:报名表.doc
  附件4:参赛身份承诺书.doc

  附件5:合作确认书.doc

https://mp.weixin.qq.com/s/esZyRcpUD6AeyNi5NqPJ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