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赛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激发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热情,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创意作品的科普宣传载体作用,构建具有津沽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创新体系,按照《关于开展2025年生态文明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通知》,举办“美丽海河•创意天津”生态文创大赛。
二、大赛主题
「美丽海河•创意天津」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部海河北海局、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
天津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
天津市相关高校、天津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联盟、天津市高校众创空间联盟、天津市高校众创空间文创协同培育中心、天美艺术园区众创空间
四、参赛范围
高校师生、文化创意设计团队和个人等
五、核心赛道参赛作品要求
分为生态主题系列文创赛道、品牌视觉赛道两个类别。形成的文创作品等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科学普及。
01天津生态主题系列文创赛道
1.系列文创产品
围绕主题,设计展现天津市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成效、绿色生产生活理念的文创产品,需具有原创性、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和传播性。
美丽海湾
推荐元素:水清滩净、渔鸥翔集、人海和谐、海洋生物、日出东疆、红嘴鸥、海洋垃圾
美丽海河
推荐元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人水和谐
生物多样性
推荐元素:物种多样、生态湿地、候鸟迁徙、野生植物、七里海麋鹿、天津复合型地形地貌(天津具有山地、丘陵、平原、洼淀、海岸带、滩涂等多种地形地貌)
美丽天津
推荐元素:无废城市、低碳城市、垃圾分类、美丽乡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推荐元素:蓟州区生态+文旅、西青区王稳庄生态+农业、西青区辛口镇生态+复合产业、中新生态城生态+低碳城市、宝坻区潮白新河流域生态+美丽乡村、两山转化
参赛者需提交风格统一的三件及以上作品,可任选其中一个主题或多个主题进行设计,推荐元素为可选项。结合流行趋势可参考融入天津元素、国潮元素、津派传统文化、非遗元素。
2.“环小津”IP形象二创
根据“环小津”基础形象(参见附件1)进行延展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三视图、3D效果图、系列皮肤换装、系列表情包、场景插画、动态形象、文创产品等。
02品牌视觉设计赛道
1.生态环境部海河北海局LOGO设计
根据介绍(附件2)设计LOGO,规范LOGO制图并示意LOGO应用状态。应体现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特点,融入海河流域北海海域范围图要素;体现水和海洋要素;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系统观念;符合海河北海局作为生态环境部派出机构、政府机关的职能定位。
2.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保护IP形象设计
根据介绍(附件2)设计IP形象,需提交IP三视图设计。能够代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特点,体现水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和美好愿景,拟人形象,简洁大方,突出环保理念,具有辨识度和亲和力,有记忆点且具传播性;作品须包含吉祥物的名字(中文),名字得体、朗朗上口,容易记忆。
六、参赛规范
1.设计图稿画布尺寸90*60cm JPEG格式, RGB模式,300dpi,视频采用MP4格式。
2.提交作品时需附上作品说明,包括设计理念、创作过程、作品寓意等。
七、赛程安排
(一)报名阶段
即日起至9月30日
*参赛者将参赛作品和报名表、汇总表(附件3)发送至指定邮箱。
(二)初赛阶段
10月中旬前
*专家对提交的作品进行初步筛选,确定复赛入围作品
(三)复赛阶段
10月底前
*进入复赛的参赛者可酌情提供产品样品,组委会邀请相关专家对入围作品进行打分,确定优秀作品。
(四)成果展示
11月底前
1.举办天津生态文创大赛成果展,展示优秀作品。
2.通过新媒体等渠道对优秀作品进行宣传推厂。
八、奖项设置
从创新性、文化性、可行性、科学性、实用性、工艺性等多个角度,确定优秀作品、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单位若干。
九、参赛方式
邮箱提交
邮箱提交: chuangyisaizy@163.com(邮件标题:赛道编号+作品名称)
十、其他事项
1.本次大赛自愿参加,不做报送要求,不收取任何费用。
2.参赛作品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得含有任何违法、违规内容。参赛项目须为本团队或个人原创项目,符合真实、健康、合法要求。
3.参赛作品须为参赛者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凡抄袭、盗用的,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4.获奖作品知识产权归主办方所有。主办方对获奖作品拥有使用权,包括但不限于参赛作品再设计、生产包装、销售、展示、宣传等。创作者保留署名权。
5.主办方择优对投稿作品进行孵化与资源匹配,提供作品开发、展示等方面的支持。转化作品需签署《成果转化协议》(附件4)。
6.获奖及转化作品需配合主办方完成修改和完善工作,并提供设计源文件。
7.大赛组委会对本次活动保留最终解释权。
附件:
1.天津生态环境“环小津”IP简介及原始形象
2.生态环境部海河北海局简介及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保护IP形象设计资料介绍
3.大赛报名表、推荐汇总表
4.大赛作品成果转化协议
扫描二维码下载附件
大赛相关问题咨询请加微信sjds2025,qq交流群46627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