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奖揭晓|第28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学生设计竞赛

发布时间:2021-01-06      阅读量:14591次     

值28届广州园博会之际,为激发园林学子景观设计创新意识和实际建造能力,培养风景园林行业实践创新型人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东园林学会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携手举办了以“湾区花开”为主题的广州园林博览会学生设计竞赛。

2020年12月27日13:30-17:00,第28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学生设计竞赛线上直播终评会顺利举行。竞赛组委会采用全程网络互动直播的方式,展现终评会评审实况,为观众带来精彩的视听体验。截止发稿,线上直播会议累计访问量近万人次。

评委阵容

在线上直播终评会中,14组团队的汇报人运用多媒体方式对作品进行解读、分析,诠释“湾区花开”的竞赛主题,11位评委对汇报人提问及点评。


直播互动

奖项揭晓

11位终评专家对14个设计方案严格审慎的评选,最终评选出金、银、铜奖各一名,佳作奖11名。本次竞赛的优秀作品将在2021年第28届广州园博会上展出,其中前两名设计方案将进行落地建造,敬请期待!

获奖名单

金奖

花间愿·种子祈福计划

银奖

湾区播穗

铜奖

湾区花火

佳作奖

风味·宴园

窗外来客

碧涧流光——让世界看到湾区的声音

游观山海——南粤汇山水 湾区花正开

古道绘山海,轻舟入卷来

南粤锦绣,金鸾于飞

合力生长

筑巢迎凤 花路逐梦

万花之镜

湾区花开·雁南来

体块链

最佳人气奖

生生

风味·宴园

飞扬

入围奖

评委点评

点评1:本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学生设计竞赛选题“湾区花开”,设计命题寓意深刻、内涵丰富、时代感强。吸引了全国范围内的风景园林学子的关注,表现为参赛学校数量多、提交的设计作品多,也出现了跨学校、跨学科的组合特点。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学生们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高度回应,在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丰富的景观表现形式、多样的设计理念。反映出各学校良好的教育质量。同时,从一些作品中也反映出同学们对花卉园艺景观重视不够、作品可实施性和园林植物知识方面的不足。

点评2:此次大赛的大部分创作作品充分展现了大家创新思想活跃、表现手法新颖等可喜的一面,大部分同学都能把握大赛的主题,突出要点并以植物作为主要造景元素,大家对景点空间概念的理解、户外空间尺度的把握都不错。当然个别作品也出现了主创的概念与实际呈现的结果不符,落地实施的可能性较差等问题。

点评3:本次参与度如此之广,奖项的竞争之激烈堪称同类竞赛之最。作为这次评审专家之一,首先,大赛完全激发了园林学子的创作热情,是培养园林行业实践人才的极佳平台,也可以说是我国当前风景园林教学的一次大检阅,必将促进城市景观事业的蓬勃发展。其次,如此多的参赛作品,反映出学子们的创作和创意极其丰富,是几个得奖作品根本无法涵盖的,也就是说得奖者更多的是一种幸运,同学们创作天赋的激发比得奖更重要,从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我国风景园林的未来。再次,通过评审本人深深地感到:再好的园林设计创意也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园艺基础之上,也是大赛作品普遍需要提高和加强的二个方面:1)设计的主题演绎过分“高调”的面面俱到,容易陷入雷同的陷阱,不利个性的发展和特色作品的产生;2)园林设计对花园技艺关注度不够,尤其存在着设计方案中的植物配置经不起推敲,落地效果难以把握。

点评4:参赛作品整体水平高,优秀的参赛作品都能找到非常独特的切入点,并通过设计表达出来,并普遍跳出传统园艺的范式。如果作品建成,无疑能为对广州园博会注入新气息和青春活力。同时,竞赛也促进了全国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交流,并对广州花城园林建设作了很好的宣传。

点评5:这次的获奖作品体现了五大特点:

1.植物学知识的与花展设计的深度融合

以“花间愿·种子祈福计划”、“湾区播穗”、“攀援植物”为代表充分将植物的组成器官、禾本科的果实特征和攀援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抽象,提升了园林植物在花展中的科普力度,区域植物木棉、洋紫荆、荷花等大湾区地标性植物的应用,使节日的广州充满了包容、合作、共荣的和谐气氛。

2.生态理念的高度渗透

“湾区花开·雁南来”将自然的候鸟特征体现出了跨洲、跨国家、跨地域的生物地理迁徙概念,加强了南北交流和东西流动开放格局空间的表达,“体块链”用空间的组合表达了植物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和植物对水的生态适应性,提升了花展景点蕴含生态科学性的知识要点。

3.应时花卉的充分利用

在评选作品中,春节的应时花卉金桔、兰花(素馨)、蝴蝶兰、凤梨、瓜叶菊、茉莉、水仙、菊花、催花牡丹都是在南国节日的主打种类,多件作品都充分展示了植物选择与配置的精准性。

4.多维感官的丰富体验

“风味·宴园”、“碧涧流光——让世界看到湾区的声音”、“窗外来客”、“万花之镜”充分挖掘“味觉”、“声觉”、“触觉”的多维感官体验,将单纯的视觉感受延展到了游客所有感官的综合互动。

5.地域文化的精准提炼

“游观山海——南粤汇山水 湾区花正开”、“筑巢迎凤 花路逐梦”、“古道绘山海,轻舟入卷来”、“南粤锦绣,金鸾于飞”都对岭南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挖掘,展示了改革开放中华民族的自信和构建一带一路、走向未来的战略构想。

6.新技术应用的异军突起

“湾区花火”用3D打印技术将规划设计的构思展示出来,若是广州林业与园林局采纳该方案,现场造型是可以3D实体打印的,为未来花展景点的设计、施工、综合展示提供了新的方法、工具、技术和对策。

设计使花展更精彩,创意让花城更美丽,未来在植物的功能性、中国的传统名花种类使用和地域花卉挖掘上还要继续下功夫。

点评6:大部分作品能够紧扣“湾区花开”主题,突出南粤植物与文化特色,立意构思巧妙、新颖,设计思想健康、向上,表达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美好前景与愿望。

多数作品能因地制宜地进行方案设计,空间把握较好,植物选择与配置较为合理,景观效果丰富;部分作品还强调了科普教育理念,充分考虑了游人的融入与互动,形式丰富多样。

存在的问题:1.部分设计方案没能充分考虑场地大小及周边环境的限制,植物选择不尽合理;2.多数效果图的绘制没有遵照实际植物设计方案,绘图效果与实际效果脱节;3.相较于其他景观元素而言,对植物材料的把握相对较差,植物学专业知识及相关规范(如拉丁学名等)的学习需要加强。

点评7:本次以花城广州举行的市级园博会开了先河,并首次请全国行业专家评选学生设计竞赛,来自全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主力高校积极参加,参赛作品水平高,当中有以粤港澳、岭南文化和园林艺术为创作源泉,含有大量特色植物景观,花草应用新颖,构思精巧的作品。愿作品在实施过程中让青年参赛者有一个全程落地实践,为未来成为一位出色的设计师打下基础。

点评8:这次竞赛的获奖作品围绕“花开湾区”的主题,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设计构思。作品从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出发,设计理念贴合地域和时代,表现手法富于想象力,很多作品还体现了高度的时事敏感,并以新颖的构成方式形成富于趣味性的设计成果。

作品展示

金奖

【作品名称】:花间愿·种子祈福计划

【参赛院校】:华南理工大学

【参赛人员】:郭哲良、陈珊漫、韩加米、金盛、万紫千、钟文蕙

【指导老师】:林广思

【设计说明】: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有正常的生活,人与人之间变得疏远,曾经热闹非凡的赏花、折花祈福等活动变得冷冷清清。

故本方案以“花间愿”为设计主题,希望在此次园林博览会上能够为大家创造一个在赏花的同时又能祈福的空间。构筑物设计以祈福的过程及空间感受为设计线索,在空间视线、高度上发生变化,形成一条“丝带”。在种植设计上,选用广州乡土植物,考虑植物质感、高度、色彩、进行层次丰富的组合搭配,营造出美观、宜人的花境。

另外,我们还希望在本次园林博览会上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契机,我们为前来观赏的人准备了一个系着丝带的福袋,游人通过扫描二维码领取福袋,福袋里装有一颗种子,人们可以将其回家种植,并拍照上传种植成果,最终形成一张植物地图,大家可以在地图上互动;同时,人们可以将丝带取下并写上祝福语挂在场地内的构筑物上,将自己美好愿望留在场地中;最终构筑物上丝带飘扬,象征着人们对大湾区建设发展的美好祝愿和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银奖

【作品名称】:湾区播穗

【参赛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参赛人员】:沈欣悦、马海超、韩雅宁、李萌烁、赵鹤鸣

【指导老师】:王应临、叶郁

【设计说明】:

“湾区播穗”来自广州城的建城传说:五仙骑五羊赠予原住民一茎六出的高产稻穗,并祝福这里永无饥荒、丰饶富足。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出一茎六出的稻穗形态的竹编构筑物。六枝竹编稻穗向不同方向下垂,其下垂方向经过精确的设计,分别指向湾区几个代表性的城市:广州、东莞、深圳、香港、澳门、佛山。每一枝稻穗上悬挂的花球都对应下方花境中象征城市的植物组团(通过主题色的提取),二者相互呼应,上下浑然一体。

游客在观赏构筑物的同时,顺着稻穗的指引,思绪飞越珠江,联想到不远处其他几座富饶的城市。对于大湾区其他几座城市,也有所考虑,它们以小型植物组团的方式反映在花境中。

除了象征意义的播穗之外,在离游客距离近的位置,还设置了插满稻穗的竹筒,稻穗可供游人自由拿取,真正把象征祝福的稻穗播撒给每一个前来参观的游人。

整个花境除代表城市的组团外,以粉源,蜜源植物为基底,呈粉紫色调,体现出大湾区明艳、温馨的整体风格。这些粉源,蜜源植物还能吸引蜂蝶,增强场地的活力,形成花团锦簇,蝶飞蜂舞的美好景观。

铜奖

【作品名称】:湾区花火

【参赛院校】:同济大学

【参赛人员】:刘知为、王咏楠

【指导老师】:董楠楠、臧伟

【设计说明】:

以大湾区一体化为蓝图,提取大湾区11个行政区划边界,抽象为场地“底图”,结合岭南当地灯笼编织的手法,在场地内立起十一个造型各异却又整体向心的湾区之树。考虑到园博会的时间节点为新春佳节之际,设计的种植策略采用节庆的色调,配合嵌入装置表皮的垂直绿化,打造宛若火苗的种植效果,象征大湾区蒸蒸日上,红红火火的前景。

佳作奖(一)

【作品名称】:风味·宴园

【参赛院校】: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赛人员】:孙千姿、薛蕊、朱歆雨、景雨虹、方子豪

【指导老师】:王荷

【设计说明】:

花园以岭南饮食文化为切入点,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和景观元素,在树语花香中营造大湾区宴迎宾客的喜庆祥和氛围。风为当地风物,味•宴为体现当地的饮食文化,呼应春节团圆饭的氛围。

花园以植物景观为主体,应用了广州地区二月份处于最佳观赏期的乡土植物种类,以可食花园作为植物景观的特色呼应花园的主题,如羽衣甘蓝,鱼腥草等。同时应用了组合盆栽的形式,以餐具作为容器,以蔬菜瓜果作为素材,增加花园的趣味性,同时作为花园局部空间的分隔。 花园以孤植树和围炉餐桌为主景。以碎石小径为主线,以11个佛山陶瓷盘为元素,每个陶瓷盘绘制一道具有代表性的广州菜肴,串起广东的饮食文化。

步入花园,品味岭南,有花有境,意在风物。

佳作奖(二)

【作品名称】:窗外来客

【参赛院校】:华南理工大学

【参赛人员】:杨嘉妍、牛玉容、江璇、沈轶婕、彭司晗、陈少薇

【指导老师】:林广思、孙卫国

【设计说明】:

疫情隔离,人们久居家中难免孤独,窗成了人与外界沟通的唯一出口,平淡生活里人们相互联系的媒介。窗能够引诱风景进入居室,从此我们在屋子里有机会接触自然。此时窗内的人与物是徘徊等待的主人,窗外的空气与阳光,窗边的植物即是寻访的来客。

花园以岭南居民常用阳台绿化植物为主体,采用自然的种植方式带来别具一格的地域性花园景象,以藤蔓植物结合窗框构筑营造一场人与人,人与植物在灿烂春日的奇妙邂逅。在三角面窗框边种植攀援植物,推开窗时,让未知来客驱赶走寒冬里的灰色心情。周围布置小型方形窗框丰富空间形态,辅以高度起伏的地被,俯下身时,让小窗檐口破甲而绽的嫩叶展现初春的生命希望。沿江面留出疏朗观景空间,向远望时,可观一派高楼、江水绿林交相辉映出当代城市的生态发展愿景。

推开眼前的窗吧,那里有风,有花,有一个来作客的春天。

佳作奖(三)

【作品名称】:碧涧流光-让世界看到湾区的声音

【参赛院校】: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大学

【参赛人员】:郭相男、马一菲、李砚晗、刘贺

【指导老师】:许自力

【设计说明】:

德国声音艺术家Martin Supper认为:“如果空间是会歌唱的,那我们就应该有聆听空间歌唱的姿态和方式,空间歌唱的是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我们对其内涵的理解,需要用艺术化的手法润色与放大。”

设计构思从强化空间可感性出发,提取广府经典曲目《碧涧流泉》中的声音元素;再由“声”转“形”,实现形态可视化。将乐曲的节奏变化转译为构架的起伏序列,呼应粤港澳大湾区惊涛拍岸的发展势头,生成波浪起伏的整体形态;平面上呈流线型,顺应设计逻辑从交错复杂到简洁悠长,花卉种类随之由繁到简;装置上,内置独立的人体感应LED灯,随着人靠近变亮,离开变暗,实现“看得见的声音”,将“碧涧流泉”之“音”转化为“碧涧流光”之“景”。

无声之声,是人们通过视觉触觉对花园之”形”的感知;以“声”为"形”的设计,也是以”形”为“声”的呐喊!设计立足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底蕴,在人与装置的互动中增强参与感,让世界看到湾区的声音,感受湾区的力量!

佳作奖(四)

【作品名称】:游观山海-南粤汇山水 湾区花正开

【参赛院校】:华南农业大学

【参赛人员】:林思妍、徐莉、沈子然、王思又、郭雨薇、徐玉洁

【指导老师】:高伟、江帆影

【设计说明】:

设计作品以当代设计形式再现岭南传统园居生活情景,结合岭南传统文人活动与现代钢构形式再现岭南庭园生活场景,通过“卧观”、“坐观”至“游观”的岭南传统园居生活姿态,“卧观”南粤山水,“坐观”传统岭南庭园园居生活,“游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蓬勃景象。结合植物的色彩变化表现由冬至春、由古至今的时间推演,由传统看向未来,由当下反思历史,表达对南粤传统的继承和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期待。从风景园林遗产保护角度呼吁复兴岭南传统造园手法与植物要素和园林文化的传承,重拾传统文人生活意趣,再现粤港澳大湾区美好生活。

佳作奖(五)

【作品名称】:古道绘山海,轻舟入卷来

【参赛院校】:南京林业大学

【参赛人员】:毕汪琴、李宏毅、蒋心怡、彭思琪、李思蕾、王恒远

【指导老师】:赵兵

【设计说明】:

粤港澳大湾区如一副绮丽长卷徐徐展开,千帆载梦争渡海上,航出一条复兴之路,一帆一卷正是我们本次花园设计的核心理念。从岭南的深厚文化内涵中,我们寻找并提炼出“山海,卷轴,舟渡”的主题,以南粤古道为线索,回溯古老荒芜到文明繁荣的历程,展望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如花似锦的未来。

平面设计上,我们将粤港澳大湾区拟作两区一水,主路呈现飘逸带状贯穿全园,寓意着两区之间新的海上丝绸之路,花境以岭南刺绣状的花瓣形式分为不同区域彼此契合,优雅而不失灵动,华丽而不失底蕴。卷轴在平面上随主路延展,更是依循“南粤古道”这一线索,作为一条轴线引领景观变化。

小品构筑方面,我们主用“框景”的设计手法,以镂空卷轴衬出前景主路和后景的山石植被,予人“入画”的奇妙体验。卷轴为框,景色一一纳入其中,一幅岭南山水画“跃然纸上”,主景小品帆船以抽象形态展现,可观可坐,船头向海,仿佛即将破浪而出,驶向大湾区波澜壮阔的光明前景。

植物配置方面,以岭南乡土草木花卉为主,随着卷轴的展开呈现自然野趣到精致繁盛的变化,不同的搭配风格缔造出层次丰富的景观,配置上也考虑到植物的颜色对比和季相变化,可谓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综上,本次花园设计从粤港澳大湾区主题出发,彰显时代特色和发展主题的同时不失独具匠心的诗意内涵,采用新颖手法展现主题,旨在表达湾区人民乘风破浪,胸怀世界的时代精神。

佳作奖(六)

【作品名称】:南粤锦绣,金鸾于飞

【参赛院校】: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

【参赛人员】:陈欣、殷新茗、吴语婧、朱丁耀、赵俊逸

【指导老师】:张青萍、杨云峰

【设计说明】:

凤凰是中国的瑞鸟,《山海经·南山经》:“南禺之山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鹓鶵。”南禺山位于广东,凤凰发源于斯,是岭南文化的美好象征。

我们将花园化作一方绣布,采用“粤绣”的织法技艺与场地设计相融。主体为振羽待飞的凤凰形态,以竹构为骨,勾勒出顾盼飞舞的神姿;以绣线为绘,编织成流光溢彩的翠羽,辅以箬竹与白沙,象征凤鸟“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清高品格。底图为铺植的流线型花带,析缕分条,紧凑繁复;整体取红黄为主的暖色调,展现活泼进取的氛围。凤凰之姿熠熠生辉,曲线构成如同大湾区地图的自然肌理,象征三地共饮珠江水,寓意粤港澳三地一水相依、文化融通、艺术繁荣。

花境是时代的图卷,凤凰是文化的载体。设计上,用攀缘植物隐去凤羽的支撑杆件,增强过渡的自然性;通过构筑物的高低错落,微地形的起伏变化,增强空间层次感;使物境相融,亦真亦幻,寓传统文化于时代潮流,交流南粤古今,守望湾区花开!

佳作奖(七)

【作品名称】:合力生长

【参赛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参赛人员】:梁简文

【指导老师】:无

【设计说明】:

此作品以廊架的形式选取了木棉花花瓣代表粤,紫荆花瓣代表港,莲花花瓣代表澳,平面上形成三种花卉合为一朵盛开的形态,象征着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区充分发挥岭南文化的精神凝聚力,紧密地进行联合与交流。立面上三朵花瓣呈逐渐合并上升的趋势,以具有南粤特色的植物景观增强立面效果,象征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合力发展,蒸蒸日上。

佳作奖(八)

【作品名称】:筑巢迎凤 花路逐梦

【参赛院校】:华南农业大学

【参赛人员】:莫扬、侯庆纯、苏芷敏、陈沐华、刘泓言、谢崎萱

【指导老师】:无

【设计说明】:

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蓬勃发展,不同产业发展齐头并进,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些成果都离不开各领域人才的共同奋斗。湾区如城市集群共同筑造温暖的巢,人才便是那归巢的鸟。同时湾区作为“一带一路”的起点,丰富的机遇助力着所有追梦人走上开满鲜花的康庄大道。湾区提供优质的发展环境及机遇,吸引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人。

故本方案以“筑巢迎凤,花路逐梦”为主题,摹写湾区山水格局,提取广绣代表作品“丹凤朝阳”的丰富色彩和形态要素,展现大湾区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时代精神。用色彩缤纷的植物描绘出秀美的南粤风光,以流畅的线条勾勒美好未来。九只姿态各异的鸟与“彩凤”展翅齐飞,使用彩色亚克力与PVC彩虹膜此类现代材料,在阳光下将映照出斑斓的色彩,寓意九座城市齐头并进。

作品寄予对大湾区发展前景的无限期许,各界人才勠力同心、群策群力,谱写时代华章,实现湾区共享共赢的伟大蓝图。

佳作奖(九)

【作品名称】:万花之镜

【参赛院校】:桂林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

【参赛人员】:林京松、刘艾婧、陈语裔、李海涛、白怡夫、雷簧微

【指导老师】:林兵、龚克

【设计说明】:

改革开放四十二载,大湾区正值稳步上升的最好时期,秉承“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理念,坚持“开放、包容、共享”的姿态,共营“湾区花开”。

因此,本作品提炼了“镜、花”两个基本元素,以“万花之镜”为设计理念进行构想:

大湾区是一个多样、包容的“境”(镜),“境”中的人与物、时间与空间、虚拟与现实等万物在不断地交汇、碰撞、重组;而 “花”则代表了湾区的万事万物。通过花卉的种植,与“镜”的反射,虚实结合,构成“万花之境”。

两组十字形镜面、两组可旋转的万花筒,以及花架上的镜面,与丰富多彩的花卉种植,以“花—镜、人—镜、人—花”的融合,巧妙的营造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意境,展现了大湾区的盛世花开。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虽然镜中的容颜和离树的落花难以永恒,但湾区“开放、包容”的精神必将代代相传!

佳作奖(十)

【作品名称】:湾区花开·雁南来

【参赛院校】:华南农业大学

【参赛人员】:黄镇茂、梁文红、叶馨心、秦小丁、阳君、许学玲

【指导老师】:邱巧玲

【设计说明】:

雁也叫鸿,是一种大的候鸟,春来北国,秋去南方。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时而“一”字排开,时而交叉成“人”,时而盘旋而上,伟丽壮观。它们是祖国大地上逆旅的游子,无论时间如何更替,无论外界风云变幻,一股凝聚的力量终将让他们团结奋力翱翔,归巢;它们又是联系南北的书信,雁去鱼来,祖国上下同音共律,不辞辛劳,共克时艰。

看鸿雁之布阵从北南飞,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它们还是来自北方的友人,抒写“仁、义、礼、智、信”,高鸣改革开放之歌,破开云霄,自由的冲往南方这片山高海阔的经济湾区,冲入在春花里,气逾霄汉,唱响祖国大地。

佳作奖(十一)

【作品名称】:体块链

【参赛院校】:西安理工大学

【参赛人员】:李图、袁帅

【指导老师】:无

【设计说明】:

多元开放、兼容合作,是岭南文化独有的精神内核。我们试图在这个花园中将这种看不见的精神元素塑造成风景。由于广东地区发达的经济,方案联想到了信息金融体系中区块链的数据结构逻辑,即本身各种独立的不同区块间相互链接交流创造可靠的的"合作"机制,从而凝聚形成区块链。

本方案便以此设计概念。用不同的"体块"凝聚成了整个花园。各体块内可以具有相对独立不同的湿度环境以及土壤条件,所以不同的体块将具有完全不同的景观类型,通过设计这些景观体块则是相互联系共存的,使世界各地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植物可以一同存在,例如仙人掌与荷花将可以在一起共同生长。这片奇异的花境象征着南粤的文化与南粤人的精神。

南粤地区自古开放兼容,作为明清时期第一个世界各地互通开放的重要外贸口岸,各地的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交流融合共同生根发芽,所以我们希望世界各地之花也能够在此共同生长绽放。

作品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3/01/c6262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