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业文创

【课程设计】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用户体验设计联合课程展》

发布时间:2022-01-04      阅读量:75176次     

  《用户体验设计联合课程展》
  课程指导老师:刘毅
  用户体验课程的建设在广美工业设计板块的教学中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历程。用户体验课程的设立最早源于2005年在童慧明教授主导下,韩国郑址洪教授与刘毅老师共同主导的交互体验设计课程。该课程最早就是从研究生教育开始的。到2011年该课程从研究生教学框架下沉到本科教育,并且在交互设计工作室生根发芽,在刘毅、安娃、刘再行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建设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并且于2018年在陈江院长的主持下设立本科的专业方向。可以说广美的用户体验设计课程建设是国内高校中起步较早,并且当下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
  相较于本科的用户体验课程体系,研究生相应的体验设计相关课程建设相对滞后。而且受制于学科多样性,学生背景和专业知识多样化的影响,课程的定位和教学体系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顺应着市场和学科的发展,“体验”已经成为产品设计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作为工业学院研究生基础必修课的用户体验设计课程地位和作用被放大和提升了。因应学生来自于产品、服装、染织、纤维等多学科门类的特点,依托用户体验教学团队在本科教育中已经形成的交互体验教学体系,把原来两年的课程浓缩为四周的研究生基础课程,其难度可想而知。
  在本科课程教学中,我们保留了交互体验课程中对“人”的研究,让同学们通过系统的方法深入地观察和理解用户,从而获得有效地需求洞察。我们保留了对“数据”的认知,让同学们在未来数字化社会中掌握基本的数据的理解,并且能掌握基本的分析的方法、统计方法。我们保留了对场景和行为的研究,让同学们能用系统的角度去看待人、环境以及此中人们的行为和流程。与此同时,我们弱化了交互体验课程体系中对数字载体、信息媒介的依赖。鼓励同学们开通更多的感知途径去探索现实世界中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交互关系。因此大家可以看到本次课程中百花齐放,不拘一格的设计、艺术表现形式。虽然,我们可以看到作品的呈现差异是巨大的,但是他们内在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是共通的。
  本次课程我们以“通讯录”为题目。通过“通讯录”——这一既熟悉又陌生的工具产品,思考人和人的关系、连接、沟通、情感等话题。通过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精彩的思维和创意。他们或者把通讯录中人的情感、温度、重要性转译成可感知的重量、材料、质感,或者把对人的情感与思念通过艺术的手段加以表达。甚至,他们把母亲与未出生宝宝的对话构建成一个面向未来的“通讯录”。
  本次用户体验研究生课程属于研究生教学改革后的第一次教学探索。希望在后续的教学中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同时也希望得到社会各界同仁们的批评与指正!
  #01拾刻APP
  小组成员:曾祥明、任宇杰、丁治茼、潘华华、梁皓
  设计背景:时下,“内卷”这一现象频频出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以及各个年龄阶层,为所有社会群体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通俗的说,内卷,其实就是由于过分竞争从而导致所在领域与行业不断拉高最低限度。因此,所有的人必须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才可能取得曾经努力一般的成果。整体来看,这个现象可被拆解为三个层面进行解读:社会,环境以及个人。显然,社会与环境不是简单通过一个APP即可解决的,因此我们把设计中心,聚焦到了个人层面,即:对个人的日程规划与生活工作的平衡给出解决方案。
  用户调研:由于内卷这一现象在年轻群体存在居多,因此我们把用户定位到了25~35岁的年轻群体。首先进行用户访谈,挖掘用户基于当下社会背景的愿景与不满;接着发出大量问卷,对前面的访谈结果进行数量验证。根据用户的期望,确定产品的定位。
  竞品分析:在确定用过户后,进一步确认同类产品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总结后,得出本产品的产品定位与功能定义。
  设计说明:我们的目标是帮助人们更好地安排时间,让他们达到平衡生活,减少内卷,我们推崇努力、奋斗,但不推崇“无节制“地奋斗。应该要把时间更好地利用起来,或提升自我到达更好的圈层,或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
  #02《HEY!宝贝!》
  小组成员:周慧敏,李岩,谢尘沐,蔡梓聪,唐腾
  设计说明:有一很份特殊的通讯,那就是父母与胎儿的沟通。在孕期的时候,父母会跟肚子里的宝宝说话,这个过程充满了对新生命的期待,很美好很温馨。我们希望通过产品与APP的设计将父母与胎儿的交流自然的记录下来,然后把当时那份爱与期待作为一份礼物在未来送给孩子。
  小组从开始以桌面调研形式,收集了目前市面在售的大量孕期健康硬件产品、和大量上架的孕期记录APP,进行了一系列的筛选过后,我们发现这些产品对于孕期的孕妇情感方面需求有空白。在制定了访谈大纲后,我们对自身周边的孕妇妈妈们进行了访谈,也进一步得出了孕期如果有一款有情绪、感情记录的产品,她们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
  作品以实体产品3d打印和交互界面展示为主,胎心仪的设计中灵感来源于怀孕的妈妈经常扶肚子这一习惯性动作,这样摸肚子测胎心会比较自然。连接app检测胎心胎动和语音记录的胎心监测仪,父母也可以记录孕期日常。
  (交互模型图)
  (妈妈将胎心仪戴在手上,通过自然抚肚的动作让探测头贴紧肚皮,可以监护胎儿的胎心胎动,并可在APP内查看)
  (在宝宝胎动的时候,妈妈爸爸可在手机端收到
  “妈妈在吗?”的消息弹窗)
  (产品配套收纳盒、APP和包装等)
  (胎心仪使用佩戴图)
  (在宝宝胎动的时候,妈妈爸爸可在手机端收到
  “妈妈在吗?”的消息弹窗)
  (配套APP界面)
  最后父母这些记录可以挑选编辑,像时光胶囊一样发送出去,孩子会在若干年以后收到一封来自过去的邮件。我们选择以实体的方式承载。黑胶唱片具有仪式感,我们通过它来记录了孩子的胎心以及父母当时充满期待与爱的话语。当未来的孩子收到这份礼物的时候感受到在他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父母是多么期待的自己的到来。就是这样一份夸越时间的承载了爱与感动的通讯。
  (多年后,当宝宝长大后,会一份夸越时间的承载了爱与感动,关于承载的重量和温度的通讯)
  #03情感通讯录
  小组成员:鄢阳天,李咏丹,李盼,郭蔚蓝
  作品介绍:
  “通讯录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看到屏幕中的通讯录的时候,我们意识到这个工具本身所具备的特殊性。
  图一、访谈内容
  我们发现,通讯录的内容承载了一部分情感,但也缺乏了情感。情感的起源,来自人以及相关的故事、场景,而这并非工具呈现的信息能带来的。
  图二、访谈内容
  “回忆情感,可是你总能记住吗?”
  如今结构化的通讯录、数据化的存储方式,它承载的信息停留在了满足基础的联系功能上,人们由文字作为线索,想起联系人的故事以及带来的回忆。但是此类记忆并不总能由文字勾起,间接带来了通讯录的工具感。
  “你怎样能看到情感?“
  我们如何来帮助人们唤醒强烈的画面感,并且带来情感的共振呢?在这个设计中,我们在页面中呈现能被感知的元素,以及页面本身设计的互动,希望人们能更容易的在通讯录中识别出自己与联系人的情感连接。
  “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让你感受到通讯录的情感”
  设计按照抽象、具象,以及互动板块,呈现信息。
  首先是抽象的,直觉能感知到的重量,触感,色彩。通过人脑本能层的感知,快速且有效的,提升情感的“可见性”。其次,除直觉感知之外,通过右下角的具体物件展示让人来联想起朋友的场景。
  最后,留下空白的区域,作为人的思考与回忆与产品互动的载体,鼓励不限手段的将深刻的场景展现出来。使用者主动的将自己的想法加入到页面中,以加深使用者与通讯录的情感连接,我们希望这两个层面的设计能与传统通讯录结合,为未来的通讯录设计带来一丝情感的色彩。
  #04蚀水无声惜细流
  小组成员:陈扬,丁鑫,王馨怡,赵祎頔,黄文杰
  作品介绍:小组模拟了一个有代表性的假设人物为主角。然后以她的联系人群出发,来探讨所谓的社交圈中的及其复杂确又单纯的社交关係,又以可触摸物质的形式探讨各种被标签的联系人,交际圈和选择性的信息传递。每一段故事都跟随了一位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作品中的21个人对主角人物的存在,有坚不可摧的长远关係,也有破碎不堪的断层关係。作品以纸张和棉线为主要媒介,纸张如信件,和名帖书籍为和传递的载体。纸张的交错和重叠的厚度为人与人之间交往亲疏的关係,而交错混乱的线既体现了多元的社交媒体,又表现著人际关係的错综複杂。利用水洗的步骤模拟时间的流逝,而时间洗掉了薄如蝉翼的交流内容和情感,留下了空洞体现著讯息的缺失和虽然脆弱但依然相连的通讯录线。
  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延续至今且久经不衰,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准确的传递信息和沟通协作。随著互联网与移动设备的发展,人际关係不再受地域限制,时间和通讯方式的成本也随著科技大大地降低。人与人之间的关係只是看似地越发紧密,人们的通讯录则是成为了一个信息集中的资料收集工具,当这种信息的便利逐渐演变成了一条条人名和代码的时候,人们沟通的深度和载体也变得空洞起来。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交关係又被过于简化为判断题:朋友或者不是朋友,但在人类的交流中,人们却更加倾向于诉诸有效社交关係以寻求情感的回馈。
  小组从开始以问卷的形式,依据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社交软件以及通讯录使用方式找到了现代通讯的优点和弊端,调查显示有70%以上的微信用户拥有超过300位联系人,但在所有联系人中互动频率高的少于20%。同时80%以上的用户会利用标签进行对联系人的分类和便于检索。通讯录中交际圈又分为陌生关系-以特定的信息需求为要素的临时社交关系;半熟关系-以群体中传递给不熟悉信息的另一群人而起到信息桥梁的作用;熟人关系-人们更倾向于强社交关系以寻求保护并减少不确定性的情绪反馈。
  小组再以深度访谈的方法融合并且模拟了一个有代表性的假设人物为主角。然后以她的联系人群出发,来探讨所谓的社交圈中的及其复杂确又单纯的社交关係,又以可触摸物质的形式探讨各种被标签的联繫人,交际圈和选择性的信息传递。每一段故事都跟随了一位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作品中的21个人对主角人物的存在,有坚不可摧的长远关係,也有破碎不堪的断层关係。
  联系人的故事:
  木下睦海
  #朋友#旧同事#伦敦
  一个有洁癖还有强迫症的超完美主义的姑娘,作为一个英文不是很好却又曾经独自在伦敦工作生活的日本人,我那几句蹩脚的日语都是跟她一同工作的时候跟她学的的。回到日本后她的生活重心放在了手工花艺上,虽然去日本时有去探望过她,但是大家的沟通只剩下Instagram中方格子里的画面互相点赞了。
  温老师
  #老师#童年
  初中一年级班主任,一个严格谨慎的语文老师。12岁那年被父母嫌弃中文水平太差,把我一个人邮寄打包到山东亲戚家里,插班到了温老师的班级里。记得温老师虽然严厉,但是很讲道理,也不会无故生气,因为她营造的学习氛围,让我在文化冲击中没有受到负面影响;也因为她,我很顺利地交到了很多新朋友。
  外祖父
  #家人
  妈妈的父亲,因为去世的早,对他的印象保留在孩童时期,跟他的联系在于一串已经打不通的电话号码和各种照片和回忆。一个暖暖的,软软的,毛茸茸的,会晒葡萄干,又很喜欢拉手风琴的老人家。
  作品以纸张和棉线为主要媒介,纸张如信件,和名帖书籍为和传递的载体。纸张的交错和重叠的厚度为人与人之间交往亲疏的关係,而交错混乱的线既体现了多元的社交媒体,又表现著人际关係的错综複杂。利用水洗的步骤模拟时间的流逝,而时间洗掉了薄如蝉翼的交流内容和情感,留下了空洞体现著讯息的缺失和虽然脆弱但依然相连的通讯录线。
  结语:一个通讯录概括了我们生活中联系人联系方式,而让我们错觉的认为只要有了联系方式,关系就不会断。但是我们关系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维持的,一个只有联系方式的通讯录并不能加深我们跟联系人的关系或者沟通。通讯录的意义不只是需要某个人的时候才会使用,更多是当翻到一个人的时候都能想起和他相处的经历,而这种经历同时也塑造着我们。
  #05社区共享通讯录
  小组成员:姜雄、李彦锋、魏鹏飞、方润
  不同大小的叶片代表了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问题
  大叶片:主问题类型
  中叶片:具体问题
  小叶片:解决方案
  迷你叶片:对解决方案的态度(赞/否)
  作品背景:通讯录是记录人与人之间联系方式的载体,其本质是促进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但由于微信、钉钉的广泛应用影响了手机通讯录的使用频率。如今,手机通讯录一般在社区、公司等生活场景和紧急情况下使用,因此,我们想探究社区情景下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联系。
  研究过程:我们通过桌面研究,发现社区联系背后是邻里关系的变化。社区居民由于生活需求,彼此产生互动,共同解决生活难题,相互支持,保护与帮助,使邻里间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然后,我们结合用户调研,用户画像,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了居民分享优质服务资源的意愿,和期待获取相关优质服务信息的需求。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装置,希望从生活问题解决的角度,采用居民分享填写的方式将相关联系方式等信息实体化直接展现出来,以此促进邻里间线上线下交流的连接与互动,同时解决社区内小广告随处粘贴的问题
  问卷调查图片:
  #06消逝&重建逝者账号研究下的记忆——联结形态呈现
  小组成员:廖乐雯刘语彤刘莹林盈依翁梓妍
  调研分析:通讯录中的逝者账号可能会被删去,亲人和朋友对他/她的记忆和情感却不能一删了之。小组以社交账号的逝者用户为切入点,分析现有社交软件对逝者账号的处理方式,通过深度用户访谈,从亲人和好友两种身份对逝者的不同情感、回忆与联结中找到共性。
  选材制作:材料上选择纤维表现新旧记忆的交织,通过色彩的延续、有序与无序的变化、厚重与轻薄的交替,装置把各种形态编织起来,展现人们对逝者的记忆和情感消逝与重建、交替与重叠的事实。
  装置讲解:此装置展示的是人们的记忆和情感消逝与重建的事实。两种表现交织在一起,我们的记忆又形成新的形态。
  消逝:人能承载的回忆是有一定量的,对逝者的情感和记忆会被时间冲刷而不断消逝。正是因为会消逝,才会竭尽所能的想要把握,想要记录,想要留住。
  重建:与此同时,生者面对新生活,遇到新的人、事、物,产生新的记忆,建立新的情感联结,不同记忆交替呈现出消逝与重建的双重过程。或许很久之后对他/她的记忆的具体细节会变得模糊,但或许会在某一刻想起一些片段,在回忆中生者与逝者的联结得以强化和沉淀。这也代表着对逝者记忆的再一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