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金芦苇工业设计奖入围复评名单正式公布
发布时间:2023-07-19
阅读量:2014次
7月8日-14日,由24位专家组成的金芦苇奖初评评审团对6596件申报作品进行了线上初评,共有632件作品入围复评。
在本年度参评作品中,涌现出以“自行走液压排水机器人、新能源数字观光轻轨列车、双子星智慧烹饪套系、联合国兔年生肖邮票、腹腔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系统、绿色智能变电站、城市大脑IOC、今矿天然矿泉水包装设计”等为代表的设计佳作,这里不乏借助数字技术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与生活新方式的创新发展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探讨“未来设计”的优秀之作,同时印证了金芦苇奖“引领产业发展新方向,创造社会生活新方式,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金芦苇奖不断拓宽工业设计的国际视野,汇聚推动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合力。以设计之力推动雄安新区汇聚全球设计资源,以工业设计赋能河北制造高质量发展。
此次入围作品中,产业装备类108件、交通工具类38件、家居生活类205件、文化创意类82件、运动健康类69件、公共设施类47件、数字技术类42件、传播设计类41件(均含选荐作品)。
即日起,金芦苇奖官网开放初评结果查询功能,以下为具体查询方式:
1)登录官网:
登录金芦苇工业设计奖官网(www.goldreedaward.com),进入作品申报系统。
2)查询状态:
点击“作品列表”,查看参赛状态。如参赛状态显示“入围复评”即表明作品成功晋级复评。
*扫码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查看入围名单
*晋级通知:同时,我们也将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对入围作品进行通知。
入围复评名单
根据金芦苇奖评审规则,所有进入复评参赛作品须寄送实物、模型或样机参加复评评审,金芦苇奖作品寄送系统将于即日起开放,具体寄送要求及后续安排将同步通知。
1)复评要求:
金芦苇奖复评采用实物评审,所有入围参赛者须寄送已入围作品实物至评审现场。
2)复评时间:
复评将于2023年8月中旬在河北雄安新区举行。
3)收件时间:
组委会将于2023年07月24日-8月20日(工作日9:00–18:00)进行统一收件,过早或过晚到达的作品都将不被签收。
寄送详情,请扫码查看
作品征集>2023年4月1日-7月7日
线上初评>2023年7月8日-7月14日
作品寄送>2023年7月18日-8月18日
线下复评>2023年8月
精品展览>2023年9月
终评评审>2023年9月
颁奖典礼>2023年9月
巡回展出>2023年10月起
如有时间变化,以最新通知为准。
每一年,金芦苇奖组委会都会收到大量的申报作品,评审工作始终是金芦苇奖的头等大事。面对优劣不等的设计作品,需要评审专家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最终甄选出入围作品。
本年度金芦苇奖初评邀请24位国内资历深厚的设计、技术、市场、投资、媒体等领域专家担任评审,他们是:曹鸣、陈波、崔天剑、丁智勇、韩鹏、黄胥静、季磊、江韶华、李民、马飞、唐文全、王超、王鼐、王年文、王晓慧、王震亚、吴志军、徐鸣、许开强、叶德辉、张野、张展、章群星、邹镇孟。(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原副院长
中国轻工业工业设计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移动生活方式设计研究实验室负责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汽车产业分会理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轨道交通分会理事;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设计产业十佳教育工作者;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获得者;2011年/2013年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获得者;2019 TIA十佳杰出设计师;江苏省工业设计十佳推进人物;江苏紫金文化英才;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国设计红星奖、CHINA CYCLE创新奖、太湖奖等大赛评委。
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专委会主任委员;2020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终赛评委;2015年“太阳神鸟杯”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国际评委;入选2017年“四川教师风采”典型代表。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石油装备人性化设计、设计学理论。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设计科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硕士生导师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副理事长
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国际设计科学学会设计历史与理论分会会长
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江苏赛区组委会副主任
荣获2022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现为教育部艺术类考指委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工作者、江苏紫金文化英才、江苏设计杰出教育工作者、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东南大学第六届“十佳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山东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等评委。指导学生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江苏省高校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二等奖、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特等奖(全国唯一)/一等奖(全国10名)、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等国内外重要设计奖项。
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设计总监
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负责人
1998年起从事工业产品设计,是最早将系统化的工业设计流程和模式带入包装设计板块的先行者,推动多行业多领域包装设计工业化与优异的可实现性,踏实践行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理念,长期服务于消费电子行业全球一线品牌客户。带领团队获得国内外百余项各类设计奖项与专利,并持续保持高产输出,通过设计和产品链接千家万户。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北京林业大学“教学名师”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文旅产业分会特聘专家
中国生态研究与促进会会员
北京电视台《非常设计》栏目主讲嘉宾
欧司朗智慧照明设计顾问
主要研究方向:绿色生态可持续设计、流行美学、消费心理学等。发表C刊级以上论文(设计作品)10余件;出版专著2项;主持横纵向课题研究8项;指导学生获奖百余项。
四川省工程装备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
四川省工业设计专家智库专家
西南交大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硕士论文评审专家
成都工业学院人文与设计学院教师
四川大学机械学院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产业导师
本硕毕业于江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多次担任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评委。先后任职海尔、洛可可、嘉兰图、日本GK等国内外知名设计企业,设计上百件产品,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专利36项。
伊莱克斯中国首席设计资深设计经理
毕业于英国考文垂大学和南京艺术学院,分别获得交通工具硕士学位和产品设计学位。目前就读于交通大学EMBA课程。深耕北欧设计11年,同时负责伊莱克斯全球设计以及其他子品牌的设计工作(AEG,FRIGIDARE)。结合伊莱克斯的可持续的,美好生活的发展理念以及社会责任,致力于设计与研发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优质产品和用户体验。保持瑞典设计的特点与实验性,结合中国制造优势,把创新的理念变为现实。善于管理国际团队,良性引导不同文化背景的碰撞与特点。以上海为支点,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力,协调不同国家的设计团队紧密合作。增强伊莱克斯设计One team的全球运作理念。注重开放的头脑和保持好奇心,善于培养和激励设计师,使设计师的个人与公司的发展良性结合。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副院长
硕士生导师
2001年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8年研究生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7年英国阿尔斯特大学访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员;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数字影像创意委员会学术委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设计艺委会副主任;沈阳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齐家智行科技总经理
前比亚迪汽车设计中心负责人,主持了比亚迪两代王朝车型设计,缔造了“Dragon Face”设计理念体系,主持了比亚迪云轨云巴及新能源大巴外观设计,连续两次荣获“国家外观专利金奖”,荣获“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
博士,教授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江西省工业设计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入选江西省“双千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江西省“四个一批”人才、江西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吉利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高级室内设计师。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教育专家库”第一批入库专家,主要从事传统建筑、数字展示、产品设计教学、研究工作,主持参与工程设计5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等7部,发表论文多篇。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副所长
硕士生导师
主研设计项目包括复兴号动车组外观涂装方案研究、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研制项目美工应征方案外观涂装设计、时速350公里双层标准动车组工业设计、时速2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业设计联合设计、600公里时速磁悬浮列车设计、北京机场线、上海地铁5、6、8、9、17、18号线车辆外观工业设计、武汉地铁5、7、8号线车辆工业设计、厦门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工业设计、福州地铁2号线工业设计等,团队作品多次荣获国内外知名奖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副院长
硕士生导师
2003年7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就职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从事珠宝首饰文化与设计方面的教学与科研,作品多次应邀参加中、日、韩等国际展览,设计了“梦江南”、“别趣”等首饰作品,并获得不同的国际奖项。
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理事
中国好创意河北赛区组委会副主任
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评审专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评审专家。教育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产品设计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荣誉称号,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授予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先进工作者2009年-2019年6件作品入选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以及国内外其他奖项1000余项。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
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研究方向是情感计算、信息可视化、交互设计、文化数字化,出版教材《Unreal Engine虚拟现实开发》、《交互艺术装置实现技术》,设计作品多次在顶会ACM Multimedia等国内外设计展览中展出。
博士,山东大学教授
山东大学首届“我最喜爱的老师”、山东省教学名师,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负责人。两次被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评为“十佳设计教育工作者”。主持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
博士后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
高等工程教育第四届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国家与省部级科研教研项目20余项,完成企业合作项目30余项。先后主持产品设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首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课程建设。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2部。主持项目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中国设计红星奖2项,“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企业创新奖1项。指导学生在德国红点、“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全国工业设计大赛等各项大赛中获奖50余项。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艺术类重点项目及省级课题6项;主持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建设,成果在全国高校美育工作会议上推介;发表高水平论文23篇,出版教材、专著与绘本共9部。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现为湖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教育部首届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艺术设计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硕士生导师
广西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广西设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广西自治省级设计学重点学科负责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产品设计专业负责人,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中国工业设计奖终评评委,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终评评委,爱尔兰卡罗理工学院访学学者。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全国十佳教育工作者”提名奖。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主持教学成果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获地厅级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广西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项,广西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1项,横向项目多项,同时,主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65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2篇(含CSSCI期刊5篇)。
设计学博士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
教授,硕士生导师
英国朴茨茅斯大学文化与创意产业学院访问学者
北京交大圆明园研究院执行院长
长期致力于设计符号学理论及其设计应用研究。在品牌设计和导向标识系统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并曾担任合肥南站、北京北站、北京西站、北京动物园、圆明园等重要设计项目负责人。
教授
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理事长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创意中国设计联盟副主席
上海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系统议政建言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博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首席运行官,东莞市循环经济工业设计研究中心理事长。
浙江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设计与制造》杂志创始人、浙江省工业设计创新服务基地总经理,先后获“浙江省十佳工业设计创新推进者”称号,第十三届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银质奖章。成功策划主办浙江优秀工业设计展,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巡回展,2018世界工业设计大会·设计周、设计展及各类“设计+”对接活动。
深圳市设际邹工业设计创始人兼总设计师
中国首家设计类脱口秀节目《设际说》创始人
中国十佳设计师、深圳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深圳礼物评委、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副会长、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杰出工业设计师、广东设计30周年设计百人榜、“工业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开发”教科书编撰特聘专家、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工业设计系研究生指导。荣获设计界奥斯卡德国“红点奖”、德国“IF奖”“美国IDEA奖”、“台湾金点奖”、“中国好设计”等数十个国际设计大奖。
作品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pvBDhIprycnu2KD1cUYGG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