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紧密围绕首都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发挥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风向标和引领作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北京市文物局拟于5月25日北京市博物馆月活动期间,启动2024年度北京文博创意设计大赛(后简称:大赛)。以大赛为纽带,以北京文博衍生品创新孵化中心平台运营为抓手,推动北京地区各博物馆馆藏资源的活化利用,形成规模化授权转化,为文博文创产业发展开辟新渠道、新思路,全面推动北京文博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大赛主题
文物·创意·生活
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北京市文物局
联合主办:中国农业博物馆、国家中医药博物馆
承办单位:北京博物馆学会、北京文物保护基金会、北京文博衍生品创新孵化中心、北京华彩创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北京地区各博物馆及文博单位、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创产品专业委员会、北京博物馆学会文创专业委员会、北京博物馆学会行业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北京博物馆学会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北京设计学会、深圳市插画协会、中国广告协会数字元宇宙工作委员会、北京地区各高校
大赛运营机制
2024北京文博创意设计大赛是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服务博物馆行业文创产品孵化的全国专业性赛事活动。大赛活动将依托北京文博衍生品创新孵化中心平台(后简称:“平台”)资源汇聚与公共服务功能优势,以创意设计比赛为载体,调动全市文博单位及国内外文创企业、设计机构、高等院校等各方力量挖掘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价值,重点孵化和对接形成具有博物馆文化内涵、兼具文化创意创新、符合文化消费市场规律的文创产品。大赛面向社会广泛发出合作邀请,构建政府引导、企业担纲、产业合作、社会支持运营模式,保障大赛圆满举办。
大赛赛程规划
一、大赛启动:2024年5月25日
二、征集与运营期:2024年5月26日-9月30日
三、赛事评审期:2024年10月8日-10月31日
四、成果展示转化期:2024年11月1日-12月31日
大赛作品征集主题规划
一、文博文创衍生品设计主题
以北京地区博物馆馆藏文物或文博IP为基础,吸收和转化博物馆藏资源所具有的符号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以创意重构的方式,设计开发出具有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创新实用价值的创意衍生产品,突出“文物·创意·生活”的赛事主题,激活文化以创新衍生的形式传播出去。作品需呈现完整、清晰的文化元素、创新演变过程及市场或生活应用场景,概念性创作及实物产品均可参赛。
二、文博创意·数字艺术表达主题
数字艺术是指使用数字技术创造的任何形式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涵盖了广泛的艺术风格、技术和媒介,包括但不限于数字绘画、数字摄影、3D建模、动画、数字印刷、交互式装置和虚拟现实体验。通过对博物馆馆藏文物、纹饰、内涵的挖掘与感悟,将文化以科技与艺术融为一体,从“创意、艺术、设计”三个领域诠释预知未来世界博物馆文化创意的突破性+视觉表达。作品创作范围包括:插画、包装、海报、动画、创意摄影、IP设计类作品,也可通过沉浸展览、数字空间、VR/AR等数字应用的方式展开创作。
三、二十四节气文化作品设计主题
以“魅力节气·创意表达”为主题,旨在通过二十四节气文化在文创作品中的创新设计,诠释二十四节气的文化魅力,以时代精神激活节气文化的生命力。该主题由中国农业博物馆联合北京市文物局共同主办。
四、中医药文化创新应用设计主题
为进一步挖掘阐释并推广中医药文化经典元素,提炼中医药文化精神标识,开发并集中展示一批兼具“颜值”和“价值”的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使中医药文化更加贴近生活、深入人心,推动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建立中医药文化自信自强。该主题赛道由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北京市文物局共同主办。
五、自然科技类博物馆文创衍生主题
发掘自然之美、感悟科学趣味,用创意和智慧演绎对自然资源的深刻理解与珍视,展现自然资源文化的无限魅力和价值。依托自然科技类博物馆馆藏资源,以文创衍生及应用场景设计的形式,阐释和展示自然和人类发展过程中具有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六、“‘京’彩文化·青春绽放”古都行文博创意设计主题
该主题赛道独立面向各高校参赛群体,推动首都高校人才培养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双向互动、相互赋能,丰富落实“古都行”行动计划,以青春和创意的视角,传递博物馆文创承载古都文化传承魅力。通过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作品的征集,孵化潜力文创衍生项目,助力博物馆文创及首都高校“青春绽放”。赛道获奖团队可授予“博物馆文创青春联合设计师”称号,共同参与博物馆文创研发实习过程。
赛事评审规划
一、评审方式
1.综合评审:遵照大赛总体活动规划,大赛评审机制将按照各主题赛道评审+综合项目评审的方式开展评审活动,原则上遵循预赛评审、复审(线上+线下)、决赛现场路演评审工作开展。
2.网络公众评审:部分主题赛道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线上作品投票活动,网投人气最高项目,可享决赛评审总评“+1分”奖励,总体提升社会公众参与评审与赛事奖励机制。
二、评审机制考量:
1.遵照参赛主体身份特殊性,赛事评审将尽力兼顾大赛参赛主体特点,综合细化设置各赛道评审与奖项规划,平衡各类参赛主体之间的参评差异。
2.专家评审组成:各评审阶段专家评委团将在大赛专家智库中随机抽选,兼顾文博学术类专家评审、文创设计行业评审、行业企业家评审的基础上,引入行业投资人与金融领域专家共同参与评审,重点孵化大赛优质成果项目。
3.评定标准:综合考量参赛作品在博物馆文创特点把握与市场投放应用场景两大纬度标准,具体包含:一、创新属性(能够充分体现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内容完整,设计新颖,突破局限)二、文化属性(汲取北京地区博物馆馆藏或IP为艺术元素,通过创作作品展示出博物馆文化的内涵价值,并巧妙地展示设计态度,符合IP文化,符合审美要求)三、商业属性(设计中考虑与市场和商业场景的融合,具有良好的消费市场预期,赋能产品更高的商业价值)四、前瞻属性(作品体现未来设计趋势,传递向上的、潮流的、年轻的生活方式)。
作品提交方式
一、作品提交
大赛参赛作品统一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参赛者须通过大赛公告下载填写大赛报名表,并将参赛作品(PPT/PDF/图片/视频)及作品辅助材料(辅助说明文件、视频、音频或其他资料)一并打包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biicdc@qq.com),完成最终参赛报名。
参赛报名截止日期:2024年9月30日,参赛实物寄送截止:2024年10月8日。参赛作品实物需递送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大赛不接受到付件。
二、作品要求
1.作品规格。参赛作品可以PPT、PDF、视频或图片文件形式提交,但内容上需清晰完整的表达出对项目设计方案内容的诠释。图片格式文件单张作品图分辨率不得低于300dpi,单图质量控制在1M—8M;视频作品采用MOV、AVI或MP4格式,内容高清,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不得自行设置水印或LOGO,单个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
2.辅助说明文件。可根据参赛作品实际需要,辅以说明文档(PPT/Word/PDF/视频等格式)或网盘链接等形式的补充说明,相关文档请协同参赛报名表发送至大赛邮箱。
3.参赛作品一经提交,将视为参赛者同意主办单位及承办单位拥有对全部参赛作品进行展示、报道、宣传及用于市场活动的权利,作品的原始著作权仍规由参赛者所属。
4.原创要求。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作品(已发表或未发表均可)。参赛者承诺对其参赛作品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因此所产生的任何知识产权纠纷与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与大赛主办方无关,且主办方有权取消问题作品的参赛、入围及获奖资格,并收回已发出的奖金、奖牌、证书等荣誉。
5.如遇作品提交问题,可在法定工作时间联系大赛组委会寻求帮助。
奖项设置
1.遵照大赛各主题赛道评定规划,综合设立年度大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单项奖5名;年度优胜奖20名,以及大赛优秀入围奖若干,并视情予以奖金、奖杯、证书等荣誉奖励。
2.拓宽赛事荣誉机制,本届大赛特别面向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单位、特色文博单位、博物馆文创优秀个人、博物馆与企业联合参赛项目增设独立奖项,参赛主体还有机会获得北京文博特约合作设计师、博物馆文创青春联合设计师等称号,鼓励更多优秀文创人才、高校学生、文创企业通过大赛与博物馆携手,促进优质文创项目与博物馆文创空间的落地。
赛事配套活动
发挥平台组织号召力和资源聚合能力,通过开展丰富的配套活动,进一步完善博物馆文创产业化构成,为博物馆与授权企业的合作提供对接环境,丰富文化市场与博物馆文创空间利用,特制定以下相关活动:
一、共享·开放平台资源助力创新设计
开放北京文博馆藏数据及意向合作博物馆对接服务。将文物资源与创新设计相结合,协同助力大赛作品的设计、研发与评选工作。
二、共护·开展文博文创版权服务月活动
面向大赛优胜作品提供文博文创版权咨询、数字版权保护、登记及授权管理服务,为大赛项目授权合作提供法律保障。
三、共议·组织北京文博文创沙龙活动
面向优秀参赛组品与博物馆之间开展专项沙龙活动,让博物馆与文创企业一起多维度、多视角地解读博物馆文创运营之道,促进产业资源对接与整合。
四、共创·文创校园行及文博开放日活动
深度融合“‘京’彩文化·青春绽放”古都行计划,组织组委会及博物馆行业专家,面向高校学生开展博物馆文化宣传与文创活动,定向邀请设计师生群体走进博物馆,交互文创开发创意与思维,拓展大赛精准服务范围。
五、共赏·北京地区博物馆精品文创展览展示活动
开放文博资源授权合作,依托北京地区博物馆文创精品展示中心,面相优秀文博文创项目和文创企业开展线下文博文创展示、发布、合作,扩大博物馆文创商品市场转化路径,共赏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蓬勃生机。
赛事亮点规划
1.多家博物馆协同办赛,多元主题强化文化创新力量。
2.联动“‘京’彩文化·青春绽放”活动,以青春和创意的视角,传递博物馆文创承载古都文化传承魅力。
3.依托“平台”办大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授权服务,促进文博产业链协同发展。
4.精准对接,系列活动保障大赛精准转化。
5.聚合资源,打通文创转化路径,北京地区博物馆文创产品展示中心推动大赛成果展示与市场探索转化,推动博物馆文创跨越发展。
赛事组委会
组委会联系人:李雄飞、陶玺
赛事版权服务:牟志林
赛事咨询:010-69477234、010-55532986
官方微信平台:北京文博衍生品创新孵化中心
指定邮箱:biicdc@qq.com、官方网站:www.biicdc.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顺义区云港新能科技园24号楼
https://mp.weixin.qq.com/s/xOmd-PKu1lEtAiTExsPQ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