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2024毕业季
发布时间:2024-06-14
阅读量:1633次
前言
FOREWORD
西方艺术史廓定的艺术线性演进叙事,在当下中国的美术学院教学中似乎都有迹可循,当然在内涵上会有所差异。同时并存的,还有中国自身的传统与数字技术的未知,所有这些,在中国的美术学院教育中“异质”而“共时”,具有真正的“后历史”色彩,甚至成为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框架,成为了一种颇具特色的“后历史”逻辑,这一点在雕塑教育中尤为凸显。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2024届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在创作维度上的差异性,似乎是对“异质共时”的雕塑教育现状的最好注解。主题性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到对雕塑本体语言的持续探索,多数作品中又可以发见材料意识在不同语境中的推进,从社会雕塑等观念意识出发所进行的艺术性社会研究、参与式艺术社会实践也参见其中,而数字技术的影响力更是随处可见。
古典雕塑的人文理性、现代雕塑的形式本体、当代雕塑的话语系统,这些异质的属性同时在一个展览中呈现,看似“无厘头”的并置,实则有其逻辑源头——那就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们对“中国雕塑教学现代转向”的共同想象——以“形意识”激发人文理性,形成思考现代转向的基础;以“材料意识”推进形式本体,成为推动现代转向的核心媒介;以“观念意识”的自觉,作为现代转向的内在而持续的动力。
美术学院研究生阶段的教育,需强调个人艺术观的成长,引导学生构建自我艺术系统是培养的目标与内核。从本届毕业展的面貌纷呈中,能够看到美术学专业与美术专业之间的差异性,个体间研究方向的多元化与个性化,充分体现出研究生分类培养、分类发展带来的新格局。
原文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4XA3TZe8sAUqkYp1dwsb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