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24年智能机器人创新创业大赛(第一轮)
发布时间:2024-08-07
截稿时间:2024-08-15
阅读量:1668次
为更好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在科技创新领域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深刻认识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对科创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拓展学科交叉平台,积极投身机器人行业发展,推广普及机器人技术应用,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举办2024年智能机器人创新创业大赛。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协办单位:上海杨浦同济科技园有限公司
参赛范围
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科、硕士及博士)以及已毕业的校友均可报名参赛;直博生前两年可按硕士申报,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视为博士生。博士生人数不超过团队总人数的30%。
赛事安排
赛制设置分为报名和比赛两个阶段,项目展示需包含创新和创业两个部分。
1.报名阶段,8月15日截止。协同整合力量资源,积极动员推荐项目参赛。参赛项目完成附件1后,需将附件1和项目材料邮件发送至大赛官方邮箱tjrobocxcy1907@163.com报名(邮件主题:智能机器人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队名)。报名阶段结束后,大赛组委会对报名项目进行初步评审筛选,并在8月至9月期间对初审通过的项目开展线上赛。
2.比赛阶段,10月中下旬。参赛队伍携带参赛作品前往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以PPT答辩、视频或实物的形式进行展示,邀请专家对项目进行综合评审。
参赛项目说明
参赛作品需与机器人相关,并包含创新和创业两部分。
创新部分:
参赛作品应针对一项发明创造、技术专利或服务创新。项目应包含人工智能、电气控制、机械设计、机器视觉等多领域知识,项目团队应具备创新研发和动手制作等能力。
创业部分:
参赛团队应在广泛开展市场调研、认真进行企业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一份将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有实施可能的创业计划书。参赛项目需侧重于参赛项目的社会价值、实践过程、创新意义、发展前景、团队协作等方面。
对于已工商注册的项目,在报名时请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含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股权结构等材料)。已工商注册项目的负责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
参赛要求
(一)参赛机器人作品应当具有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问题的实际价值和应用前景,对提升我国相关产业竞争力、助力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积极意义。
(二)参赛作品必须是学生原创作品,可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以项目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团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人,每人(每队)限报1个项目。鼓励跨专业、跨学历层次、跨年级组队,形成学科优势互补、人员结构合理的团队,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项目,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的申报单位。
(三)参加决赛的作品题目、作者、类别、指导教师等关键信息填报后不得变动。
(四)申报参赛的作品应有较高立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政策导向,应为参赛团队真实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存在剽窃、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责任。
奖项设置
决赛参赛作品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并设置奖金(创新奖和创业奖可重复获得),所有获奖作品均颁发证书。
创新特等奖:10000元(1个)
创新一等奖:6000元(2个)
创新二等奖:3000元(3个)
创业特等奖:10000元(1个)
创业一等奖:6000元(2个)
创业二等奖:3000元(3个)
所有获奖作品将被优先推荐申请同济科技园孵化器种子资金、同济创业基金;对接优质投资机构,匹配融资需求;免费参加创业培训基础班、进阶班、CEO高级研修班及创业沙龙活动;提供一对一创业辅导等;创业政策支持含知识产权服务、产学研合作对接、科技人才和企业资质申报等。
大赛组委会
主任:李智军教授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院长
委员:闵峻英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
郑彧豪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夏海生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
叶蔚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副主任
蔡青青上海杨浦同济科技园有限公司产学合作部
李路漫上海杨浦同济科技园有限公司产学合作部
秘书:施金磊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学工办
注意事项及联系人
本赛事不收取任何费用。
赛事的规则、举办地点及相关事宜将适时在赛事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公布,请随时关注;赛事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如有未尽事宜,可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进行咨询:
官方邮箱:tjrobocxcy1907@163.com
附件1:智能机器人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申报表(点击阅读原文获取)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https://mp.weixin.qq.com/s/8tmaDmavdgIhJtbcBARq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