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业文创

长城文化|慕田峪景观烽火台

发布时间:2019-09-04      阅读量:13976次     

烽火台俗称烽堠、烟墩、墩台,是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最早出现于公元前1000年前的西周。西周的最后一位皇帝周幽王统治期间出现了一种叫做烽火台的信息传递系统,在西周都城镐京附近的骊山上每隔2.5至5千米就有一座高高耸立的烽火台,周王派人日夜驻守其中,一旦发现西北部的犬戎来袭,守兵就敲响打鼓,白天生烟,夜晚点火,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敌人侵袭的消息传递给忠诚的诸侯们。并在当时制定了一整套成熟的制度,通过击鼓的次数、烟柱的数量与火炬的升降和摇摆都能表达不同的意思。

自汉、唐到明代,烽火制度不断完善。如发现敌人来犯,夜间放火叫“烽”,白天燃放烟叫“燧”,所以烽火台在那时也叫“烽燧”。

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烽火台需要派兵驻守,若发现敌人百余人,可放一烽一炮,如有敌人五百人,可放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四烽四炮,过万人则要放五烽五炮。

烽火台的形状因时因地而不同,大体为方、圆两种。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

在某些地段,连线的烽火台建筑甚至取代了长城城墙建筑。长城沿线的烽火台的建筑与长城一样,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西北的烽火台多为夯土打筑,也有用土坯垒筑;山区的多为石块垒砌;中东部的自明代有用砖石垒砌或全砖包砌的。

烽火台的布置除有建在早期长城干线上之外,一般分为三种:

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外沿通道向远处延伸,以监测敌人动向;另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内,与关隘、镇所、郡县相连,以便及时组织反击作战和坚壁清野;再一种在长城两侧(秦汉时有建在长城上的),以便于迅速调动全线戍边守兵,起而迎敌。

早期还有与都城相联系的烽火台,以便尽快向朝廷报警。

【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的一位妃子非常冷艳,周幽王为了博她一笑,不顾众臣反对,竟数次无故点燃边关告急用的烽火台,使各路诸侯,长途跋涉,匆忙赶去救驾,想来博她一笑,结果,被戏而回,懊恼不已。幽王从此便失信于诸侯,最后,当边关真的告急之时,他点燃烽火却再也没人赶来救他了!不久,便死于刀下,亡了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