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书地理志》记载:公元724年,东北部分粟末靺鞨族人南迁,寄治幽州城内(今宣武一带)。北京市文史专家尹均科先生在《北京文史资料精选·昌平卷》《昌平历史沿革》一文中写道: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幽州城内的部分粟末靺鞨族人迁至幽州城北35华里的桃谷山下,建立燕州(即今昌平境内的新城一带)。据《昌平文史资料》记载:唐建中三年(782年)幽州节度使朱滔联合其他重镇节度使反唐,起兵攻京师,灭燕州,城内建筑毁于火梵。燕州沦陷后,百姓民不聊生,为躲避战乱,他们纷纷逃亡。其中此前由东北迁徒而来的渤海国的后裔们也在逃亡之列。这部分人从昌平新城经怀柔的桥梓,北宅一线,入关渡河。之后,沿怀沙河畔一路蜿蜒而上。当他们行至今渤海所一带时,见眼前是一片草木茂盛的开阔地,便产生了落脚于此的想法,就这样,这些逃亡而来的渤海人便在这里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因这部分人原籍属渤海国,又因战乱流离失所,不免对故土产生思念之感,为抒发这种思乡之情,他们便称自己为“渤海人”,称驻地为“渤海”。加之这一带山清水秀,拥有繁衍生息的优越自然条件,到了元代,这里的村落已有一定规模。
明时建城池
设立千户所
明朝弘治年间(1503年左右),随着明十三陵部分陵园的建立和附近长城的修建加固,渤海地区的地理位置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朝廷下令,在渤海这个地方建设渤海城池,并设立“拱护陵京”千户所,担负内护皇陵,外防夷人之重任。由此便成了渤海人到渤海所的演变。明朝以后,渤海所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渤海城池修建,历经两年多时间。明弘治十四年开工,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工程告竣。史料记载:建好后的渤海所城周长1467米,宽4米,高6—8米,墙体由石条砌成。城内面积约为120.96万平方米。城开三门,砖石结构。东门匾额为“天山东府”;西门内匾额为“永固门”,西门外扁额为“拱护陵京”;南门内匾额为“渤海城”,南门外匾额为“黄花路”。城内18米宽的十字大街分别通各门,街道正中砌有一排石条,两旁整齐地栽有120余棵槐树。南门外设有操练兵马的操场,并筑有3米高,6米见方的观礼台。十字街口西北侧建官府衙门一座,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设有大门,门外两侧有上下马石及石狮一对。大门对面建有一座约10米长8米高,砖石砌成的影壁墙。大门内有两座约6米高1米宽的石碑,镌刻着渤海城池的建筑历史。衙门西侧是仓房,现在,人们仍习惯称之为仓库胡同。 因当时外夷屡次犯边,渤海所一带长城战事频发,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移黄花镇参将到渤海所驻扎,具体管辖黄花路隘口防御事务。贾儿岭口、田仙峪口、擦石口、磨石口、驴鞍岭口、大榛峪口、南冶口等长城重地均属渤海所管辖范围,可见当时渤海所军事衙署的权力之大。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渤海古城被陆续拆除。到了文革期间,总长1467米的城墙基本荡然无存。矗立在十字街两旁的120多棵古槐也未免幸运,就连那衙门门前的两尊石狮也在“文革”中被人以“叫它永世不得翻身”为由深埋地下。几处好端端的城门洞也一扫而光。城墙被连根拔掉,城基批成了房场,墙石被社员破开用于打地基。三道城门的城砖用来盖了渤海所中学。那些古碑、匾额也多数被毁。 幸运的是,1993年村里开挖自来水沟时,两尊石狮重见天日,先是让人放于村庄的东桥头,后又被人当做文物存放于今渤海所村委会院内。没想到,昔日守衙石狮今担护村重任。
今天的渤海所,虽然看不到了金戈铁马和古城风韵,但留在人们心里的文化积淀依然那么厚重。昔日的东城墙基,南城墙基均已变成宽广的柏油马路和村中主街,而西城墙基和北城墙基则成为了民居的宅基。昔日的军事衙署则变成了专供孤老和残疾人免费用餐的温馨家园。十字街头那一块块被人踩出年轮的片石也因街道硬化长眠于地下,被保护起来。而那些饱经沧桑,守卫街头数百年的古槐更是被现代的花卉树木所取代。我们唯一可以看到的是那些为数不多,散落于民居之中的城墙基石,以及那些现存于村委会院内的10余块记载古城历史的石碑,而这些,又恰恰是唯一能够说明问题的宝贵财富,值得人们倍加珍惜。
城墙全长1467米,宽4米,高6.8米,墙体全部由石头砌成。城内面积约为120.96万平方米。城有4门,北门封闭;东门匾额为"天山东府";西内门的匾额为"永固门",西外门匠额为"拱护陵京";南内门匠额为"渤海城",甫外门匾额为"黄花路"。
城内18米宽的大街直对东、西、南、北门,形成了宽阔的十字街,街道正中砌有一排石条,两旁整齐地栽有上百棵古槐。渤海所不仅是古乡镇,而且是拱护明陵寝重地,原只有黄花路守备守护陵寝后门。嘉靖三十二年,移参将于渤海所驻扎。现在,十字街路中心的石条还原地未动,衙门的石碑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