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业文创

长城文化|长城故事——明代慕田峪长城

发布时间:2019-09-04      阅读量:24863次     

代是我国继秦、汉之后长城修建的又一个高峰,长城工程技术和建筑结构难度远远超过以前历代。

朱元璋在占领元大都之后,即派大将军徐达修筑长城,部署北方的军事防线,明永乐二年(1404年)建慕田峪关,关城在今慕田峪村内东侧,已毁,关城石匾“慕田谷关”犹存,现保存在长城文化展示中心。慕田峪原名“摩天峪”,明代以后改名慕田峪。

长城隘口“正关台”是“慕田谷关”的前哨,由三座敌楼并立,两侧楼体较小,中间楼室宽大,三座敌楼之上有三座望亭,关口不在城台正中开设,而在东侧设门,沿陡坡筑成台阶进出,独特的关门建筑为他处长城所罕见。发掘于渤海所村内旧城总兵衙门院内的“纪功题名”碑上落款“大明隆庆陆年岁次壬申秋旦立”。此碑证明慕田峪长城是明代长城。“纪功题名”碑现立于在景区燕京书画社前。

慕田峪长城作为明万里长城中的一处重要关口。随着明代北京地位的上升以及北方军事形势的变化,慕田峪长城的隶属关系也有着很大的变化。

从长城防御指挥体系上看,慕田峪长城段,明代前期,归蓟镇管辖。明代中期之后,增设昌镇,以加强对京畿长城的管理和指挥,并把慕田峪段长城划归昌镇管辖。又从南方将著名将领戚继光调来统辖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戚继光建立了一整套指挥和管理体系,强化和完善了长城的防御功能。在慕田峪长城地段,设立了渤海守御千户所、慕田峪城和慕田峪堡(关)。守御千户所属长城指挥管理系统的第三等级,关城则属第四等级。在如此短的距离,卫所和城堡密集,足以说明这里地位重要。

明代中期,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对北京的威胁日益严重,为了加强防御,在“蓟镇”总督谭伦和总兵戚继光主持下,对京北和京东的长城进行加固,大量使用城砖包筑旧有边墙,将城墙增高加厚。

此外,戚继光还上书请筑,在慕田峪关建空心敌台22座,楼房44间,官厅房3间,铺房149间,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了长城的防御功能。这段时期是慕田峪长城修建史上的重要阶段,开始在长城上建筑储育粮草、武器和可供戍守长城的士兵居住的敌楼,“两台相应,左右相救”,使长城的建筑构造得到了最后的完善。

明代在重修慕田峪长城时,在墙顶的两侧都加修了垛口,还同时新设置了滚木石雷石孔,可攻可守。而修筑“刀把楼”,可控制制高点,减少对主城的威胁。慕田峪长城从正关台左侧起,随山势翻转,奔向远方。

在明代整修过程中,慕田峪长城段以施工精细,构筑造型独特而著称。如今慕田峪长城风景区内的“正关台”、“大角楼”、“秃尾巴边”、“牛犄角边”、“单边”、“九眼楼”、“夹板楼”等都是我国长城军事防御工程中最富有特点的构筑物。这些独特的建筑造型融合于险要的自然地形之中,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工程科学价值,而且具有突出的审美价值和观赏价值。

据统计,明初“洪武”年间至“万历”年间,曾先后修筑慕田峪长城18次之多。慕田峪长城具有直接保卫皇陵安危的军事要冲作用,是军事地位险要的名关要塞,成为明长城中建筑最为坚固,最为雄伟的段落。

从现存的明长城遗址上看,由山海关奔腾而来的万里长城,蜿蜒游卧在京畿北部燕山山脉南麓的军都山上,构成了一道从东到西呈半环状的军事屏障。慕田峪长城及关城恰处于“蓟镇”长城古北口至居庸关之间,关口相临,危岭峥嵘。长城“用险制塞”的建筑特点,使长城建筑与地貌景观互为映衬,相得益彰,使雄者益雄,险者益险。慕田峪长城城墙高峙,敌楼林立,烽火台相望,森严壁垒、固若金汤,是明长城精华地段最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一段。

从长城空间分布格局上看,明王朝为了加强完善京畿防务,依托太行山山脉、燕山山脉以及黄河等天然屏障,加固、重建了内长城和外长城,形成了内、外长城相互支撑、纵深统一的防御体系。联结明代内、外长城的枢纽段和分支点就位于慕田峪长城段。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廷沿用明制,在怀柔境内的慕田峪关、石塘路等19个关隘均设有重兵戍守。清代定都北京后,仍视慕田峪关为京师屏障,设防城使、把总,统领重兵驻守各军事要地和关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