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落实文化和旅游部“科技赋能文旅”专项行动部署,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的创新潜能,在实践中深刻把握“北疆文化”内涵,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经研究,决定举办“国潮北疆·创意绽放”内蒙古师范大学首届“AI+文旅”创意设计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大赛目的
大赛紧密围绕“学科交叉融合”“学生全面成长”两大核心,聚焦AI技术在文旅场景中的创新应用,旨在充分发挥高校智力优势,有针对性挖掘一批具有行业引领性的解决方案,鼓励青年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和新型技术打造具有北疆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创产品,培育“AI+文旅”复合型人才,助力构建数字文旅新生态。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组织机构本次比赛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共分为小学组和初中组两个组别。小学组为1-6年级学生,初中组为7-9年级学生。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的年级进行选择主办单位:共青团内蒙古师范大学委员会承办单位:旅游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协办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内蒙古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处
参赛对象与方式
参赛对象: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参赛形式:个人或团队(3-5人)形式参赛,鼓励跨学院、跨专业组队参赛。指导教师:每个参赛作品指导教师1-2名。
赛道设置
文创产品设计赛道
1.实体文创产品设计(工艺品、纪念品、文具等)2.服饰设计(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服饰)
数字文创设计赛道
1.数字艺术作品(数字插画、动画等)
2.互动体验设计(AR/VR/MR应用)
3.AI生成设计(使用AI技术创作的北疆文化作品)
文旅融合创新赛道
1.旅游线路创新设计
2.景区体验提升方案
3.文旅IP开发与应用
参赛要求
作品主题
投稿作品须紧紧围绕所选主题内涵与其相关元素进行创作,作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立意新颖、主题鲜明、内容健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创作主题
作品需围绕内蒙古文化旅游资源,结合AI技术或数字化手段,设计具有创新性、文化性和实用性的旅游文创产品,体现人工智能技术在文旅领域的新应用、新方法、新理念。作品需兼具技术先进性与落地潜力,可提交技术原型、设计方案或商业策划书。
提交材料
1.项目申报书(包含设计背景与目的、技术方案、应用场景描述与落地可行性)、演示PPT、5分钟讲解视频(可选代码/原型展示);2.作品说明书,包含设计理念、创作过程、特色亮点等(2000字以内);3.作品展示,根据赛道不同,提交相应的设计图、实物照片、视频演示或数字文件;4.商业价值分析,简要分析作品的市场潜力和商业模式;5.原创声明:投稿作品均须为本人原创,作者须保证拥有完整的著作权,凡涉及的相关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著作权等,由作者本人承担。一经发现参赛者有抄袭、盗用、作弊等不法手段,作品涉及版权纠纷,大赛组委会有权对作品进行删除、取消作者参赛资格并追回奖励,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由参赛者自行负责。
大赛安排
报名阶段(2025年4月11日-2025年4月20日):提交报名表(附件1)至大赛邮箱13314890262@163.com。作品创作与提交阶段(2025年4月21日-2025年5月10日):
以学院为单位提交作品和汇总表(附件2),有实物原型可联系组委会提交实物作品。
初赛评审(2025年5月11日-2025年5月15日):
初赛通过线上形式,对提交的参赛作品进行初评,评选出45件作品进入决赛(每个赛道15个作品)。进入决赛结果将在“内师青春汇”微信公众号公布。
决赛暨颁奖典礼(2025年5月21日-2025年5月30日):
决赛采用线下评审方式进行。进入决赛的团队或个人进行现场答辩,展示作品的设计思路、创新点和应用前景。评审委员会根据现场表现和作品质量进行综合评审,每个赛道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和优秀奖若干名。
评审标准
文化性(30%)体现内蒙古文化特色,特别是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创新性(30%)设计新颖,结合AI技术或数字化手段。实用性(20%)具备市场转化潜力。设计美感(20%)设计美观,符合现代审美趋势。
奖项设置
主办单位将邀请校内外人工智能、文旅领域专家,文旅(创)企业技术高管与行业代表等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并对所提交的作品进行专业评审,并根据作品得分情况由高至低排序,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若干名。并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为优秀奖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品。
相关事项声明
1.自作品征集截止日起,投稿作品作者授予主办方发表、复制、展览、汇编、媒体报道、出版、网络推广及适当二次创作(不改变核心创意,用于大赛宣传推广)的权利。作品著作权归作者,主办方使用时尊重其署名权。超出授权范围使用,将与作者另行协商并获书面同意。
2.投稿作品既可以是实物作品,也可以是设计方案;既可以是单件,也可以是系列作品。投稿作品如为实物,请将实物产品拍照(不同角度彩色图片、JPEG格式)后,以组图形式进行投稿,格式统一以A1竖式幅面(594毫米×840毫米)编排,提交电子文件投稿。
3.参赛作品可以个人或团队名义进行申报参赛。参赛者须按要求真实完整的填写报名信息,信息错填或漏填导致申报不成功或无法联络的,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4.所有投稿作品原则上不予退还,请作者务必保留源文件,自行提前备份。
5.优秀作品将有机会获得学校的创新创业项目支持或企业的投资合作机会。
6.凡提交作品作者,均视为已确认并遵守活动通知的各项规定。主办单位保留以上全部条款的最终解释权。
7.参赛作品的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登记、商业化开发使用等具体事宜可另行与相关方签订协议。
8.本规程最终解释权归大会组委会所有,未尽事宜,详见后续通知。
联系人:
特此通知
https://mp.weixin.qq.com/s/8KzkrBWXxU6-uBmDUhr_9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