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演进的未来出行图景里,交通模式与车辆技术正经历颠覆性变革,而轮胎作为车辆与路面的唯一接触部件,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未来出行方式中的轮胎”以及“环境友好型概念胎”这两大命题,成为探索轮胎在未来出行领域关键作用的核心。它们聚焦轮胎设计层面,旨在凭借产品创新,为出行产业的发展与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青岛轮云设计研究院
青岛轮云设计研究院是青岛市首个橡胶工业设计研究院。研究院以服务国家轮胎产业为使命,以轮胎产业工业设计公共服务为核心功能,以轮胎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为研究重点,整合国内国外、线上线下设计资源,建设开放共享的研究开发平台、协同高效的成果转化平台、产学研联动的人才培养平台、支撑轮胎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
命题一:未来出行方式中的轮胎
轮胎作为现代交通工具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历经百年发展已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
现有轮胎技术体系存在显著痛点:维护依赖人工经验判断、故障处理采用被动响应模式、更换周期缺乏精准预判,这些不确定性严重制约出行效率与安全性。
当前,随着新能源革命与智能技术浪潮的叠加冲击,交通工具正经历颠覆性变革,这必将引发轮胎在功能形态、交互逻辑和产业定位等方面的深度重构。未来的出行什么样,轮胎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让我们共同期待。
命题二:环境友好型概念胎
在国家"双碳"战略深化推进的背景下,我国相继出台重要政策规划为产业转型指明方向。2021年11月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首次将绿色低碳材料推广纳入工业碳达峰重点工程;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化工原料、生物工艺革新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型目标。
汽车工业作为重要污染源,其全生命周期产生的环境污染约占社会总量的40%,其中轮胎制造及使用环节贡献度达20%。面对这一现实挑战,轮胎产业的创新转型具有双重战略意义:既是企业应对全球绿色贸易壁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我国橡胶工业由大转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突破点。
本次概念设计应着重把握以下维度:其一,通过材料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其二,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建立废旧轮胎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其三,优化生产工艺,实现生产过程的低能耗与低排放;其四,创新产品设计,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并降低使用能耗。
PART01创新侧重点
适配多元出行变革:
当下,电动汽车普及、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以及低空经济兴起,重塑未来出行格局。轮胎需契合这些变化,为不同出行方式提供支撑。例如:适合电动汽车的低能耗轮胎,自动驾驶的主动探测轮胎等;
提升综合出行体验:
为用户带来更舒适、安全、高效的出行感受,在人机交互等方面的创新,解决目前的痛点问题;
融入智能出行生态:
使轮胎成为智能出行系统的关键一环。借助物联网等技术,实现轮胎与车辆、道路基础设施以及用户终端的信息交互;
坚持推动可持续发展:
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通过材料创新,提升轮胎环保性能,有效降低轮胎对环境的影响。
PART02评审标准
(40%)创新性:理念和技术方案的创新程度;
(20%)功能性:满足未来出行或碳中和目标的需求;
(20%)美观性:设计的美学价值和视觉吸引力;
(10%)市场潜力:设计方案的市场竞争力和商业价值;
(10%)可行性:设计方案的落地性和产业化潜力。
PART03方案呈现
参赛者提交概念轮胎设计方案说明书(需包含概念胎图片),清晰展示设计理念、技术方案和创新点。
https://mp.weixin.qq.com/s/Z9uzVDdNaVf54kycO9nQ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