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征集|第十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华强北分展场“华强档案”与“街道实验室”单元公开征集

发布时间:2025-07-05      截稿时间:2025-07-25      阅读量:58次     

  第十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华强北分展场以“开源城市”为主题,暂定于2025年12月开幕。华强北是公众所熟知的“中国电子第一街”,其40多年历史与产业的更迭,人群与空间复合,远超日常我们所熟知的城市空间。因此,为了发掘与汇聚不同领域的参展人加入本次展览,第十届深双华强北分展场策展人尹毓俊先生发出本届展览“华强档案”与“街道实验室”两个单元公开征集项目,诚意邀请您和您的团队参与其中,共同探讨华强北的未来图景。
  “华强档案”征集
  |征集背景|
  “华强档案”旨在系统梳理华强北这一充满故事与历史的城市片区演变轨迹,通过对其独特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度研究及相关文献的全面整合,构建一个基于历史视角与学术研究的认知体系。华强北作为一个深圳超高速发展的城市样本,四十年内经历了从一片农地到工业厂房,进而化身成为电子市场,商业街区,其历程突破了我们惯常认知中,时间与空间的对城市发展的限制。在这一过程中,首先需要解析的是:何种力量以及何种空间化的方式,驱动着这个片区的深刻改变?因此,深入探究其历史形成的内在动因、商业生态与建筑空间的共生逻辑、产业空间如何突破固有范式去适应新的科技产业时代的城市,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城市研究议题。这些研究也都将在中国进入存量更新时代,在当下的城市发展从过去大规模建设逐渐回归理性的背景下,为渐进式城市更新实践,提供新思路与宝贵经验。
  故此,我们特发起如下公开征集项目,邀请社会各界为华强北留下一份意义重大的城市档案。
  |档案文献范围|
  本单元征集包含:华强北观察与研究、华强北影像与文献、华强北“未建成”空间方案三个独立板块。
  1
  华强北观察与研究征集
  公开‍‍征集各领域对华强北不同角度的观察与调研,可以是来自不同学科对其观察研究,或从各类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为出发点,以客观事实为支撑的对华强北问题的深入探讨。‍‍
  |征集内容|
  (1)华强北田野调研
  从社会学、生产和生活等微观的问题为切入点,以小见大,探讨华强北有意义的话题和现象。
  (2)华强北空间类型学
  从建筑学、城市设计、规划策略的角度发现华强北片区城市的自发生长的机制。
  (3)华强北产业网络
  从产品、产业、生产机制、物流运输等非空间角度,对华强北的产业链,产品系列从打板、生产、销售等方式去理解并具象化华强北。
  (4)华强北文学
  以小说或文学作品的方式叙述华强北的故事,揭露华强北问题的症结点,体现华强北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等。
  (5)华强北与中国未来城市
  以城市为大背景,研究华强北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角色等。
  (6)其他-开源话题
  “开源城市”是相信城市的参与需要不同层面的加入,因此除以上主题外,参与者如果有更多对于华强北研究的角度,无论是文化层面、社会层面、空间层面,我们渴望能有征集到更多的不同领域面向和观点的研究。
  2
  华强北影像与文献征集
  影像不仅是历史与现实的忠实记录者,过去数十余年间,在华强北的空间中可能散落着无数珍贵的民间影像——它们或许是街头巷尾的日常瞬间,或许是时代变革的生动印记,每一帧都承载着独特的城市叙事。与此同时,众多创意工作者通过绘画、动画、漫画等艺术形式,勾勒出城市鲜活的人与事、林立的商铺、独特的建筑风貌以及这片城市蓬勃的生命力。因此,我们诚邀您以摄影、纪录片、绘画、动画、漫画等多元形式,分享您眼中华强北以及其他相似的自发城市的影像记录与艺术创作,我们共同以视觉语言,呈现出城市最真实、最丰富的面貌。
  华强北历史的文献,包括深圳华强北的政策收集、空间演变、重大事件记录、人文故事、产业故事、商家趣事、华强人创业的传记等。‍
  |征集内容|
  (1)纪实类
  通过摄影、纪录片、绘画等方式为华强北多元等空间和生活建立一个具有独特观察视觉与表达方式的影像资料库。作品形式:摄影、纪录片、绘画等。
  (2)创作类
  充满生命力的华强北是可能性、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空间载体。这些想象可以是一连串普通的生活小故事,可以是反映现状和心境的绘画创作,也可以是对华强北未来对畅想等。作品形式:绘画、漫画、连环画(小人书)、动画等。
  (3)文献类
  “华强北历史文献”项目希望以多重身份,还原华强北在不同时期的样貌,同时通过这一系统性研究,让我们去理解华强北作为一个城市里通过市场行为自发生长的地区,它在历史上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它原本的文化、社会结构和经济生活是什么样的,随着城市发展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它为何会发展成如今这样的状态?
  3
  华强北“未建成”空间方案
  华强北从工业区到电子市场的转型,其空间形态与功能持续演进。在这片高密度城区中,既有从内生而自发的空间改造提案,也有试图突破现实限制的超前设计。也许,这些提案暂时未能实现,但是却展现了一种可能性。为系统性梳理华强北空间发展脉络,我们特别发起"华强北“未建成”空间方案"征集。我们诚邀您分享曾为华强北提出的创意提案、未建成的建筑概念设计,或是总体规划设计。这些方案都记录着某一时刻,他变成华强北一种可能的未来。
  |征集内容|
  (1)总体规划设计类
  针对华强北片区提出的城市设计、产业升级或功能复合化、立体交通等概念方案;
  (2)建筑单体与街区更新类
  华强北片区范围内的建筑改造、街区更新、街道立面、景观节点、公共设施等方案。
  |华强档案征集应征要求|
  (1)以高水平,高质量的呈现;清晰地呈现主题与观点;
  (2)参与者需要对华强北问题既有宏观的认知,也有非常深入的观察和调研,可以是带有前卫性和批判性的作品,作品要求有一定高度的学术追求;
  (3)参与者要对本届主题和理念有深刻的认识,并认同、尊重、包容各方观点;
  (4)参与者需要与策展团队紧密沟通合作;
  (5)参与者需要对展陈的方式具有一定的考量;
  (6)形式不限,文献征集部分如影像、口述记录、华强北典型产品等;
  (7)非中文的展览成果在展览中必须有中文翻译;征集期间如无中文翻译,可接受英文材料。
  |华强档案征集鼓励方式|
  最终入围者与征集物料,将被邀请成为第十届深双华强北分展场的参展人或者参展物料,策展团队将提供一定资金用于展览呈现,并收录到相应的宣传物料之中。前期提案阶段研究经费需要自筹。
  “街道实验室”
  4
  “街道实验室”征集
  |征集背景|
  当人工智能与科技革命深刻影响城市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城市生活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街道实验室"单元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共创的实践平台,以前沿科技展示为驱动,探索科技与最鲜活的街道空间之间互动的实验。
  本单元面向全球发起"科技×城市×建筑"的应用征集,诚邀科技企业、开发者、艺术家、设计师、研究者及创新实践团队参与,以华强北街道为实验舞台,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增强现实、机器人技术、可持续材料等前沿科技,打造具有实验性,互动性与变革性的创新项目。
  |征集内容|
  我们寻求具备场景落地性、公众参与性与技术前瞻性的科技应用与实验方案,推动创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真实城市环境。征集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街道智能体实验
  探索AI、机器人等技术在动态街道场景中的应用;
  (2)科技产品展示
  呈现可交互、可体验的创新型技术产品;
  (3)智能建造实践
  应用数字化设计与新型建造等技术的空间创新实验;
  (4)其他开放创新探索
  其他以前沿科技的突破性探索在华强北主街上的展示。
  |鼓励方式|
  入选方案获得正式参展人资格后,提供一定资金用于展览呈现。
  日程安排
  本次公开征集时间安排如下(所有时间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时间,下同):
  注:策展团队保留调整日程安排的权利。
  报名及提交
  |参与报名|
  (1)欢迎有意向的团队、个人进行报名登记。有意参与的团队/个人,请于7月25日前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或下载并填写《公开征集报名登记表》,发送至邮箱(hqbuabb@163.com),该报名将作为参与的必要条件。
  (2)参与个人或团队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取本次公开征集报名登记表:
  登录百度网盘:
  https://pan.baidu.com/s/1PzySmPAOMOXNEmvDLfRTiw?pwd=iss2提取码:iss2
  登录谷歌云盘: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SXlEDgYJGxCLl7sjJfN_jYRijQAwxAYK?usp=drive_link
  下载报名表格,填写并签名。
  |提交材料要求|
  (1)公开征集报名登记表;
  (2)个人/团队描述、简历;
  (3)关于作品的描述:
  a.华强北观察与调研:关于调研主题,调研方式以及展览呈现的文字阐述;要求配图示意;
  b.华强北影像与文献:关于影像作品的初稿思路及提案,包括影像作品的主题立意,回应的城市问题等;关于文献作品的文字阐述;包括但不仅限于:研究话题论述、研究方式方法;
  c.华强北“未建成”空间方案:能够清晰阐述出方案设计,如概念手稿、效果图、设计分析图、平立剖面技术图纸等。
  d.“街道实验室”:关于技术与实验展示方案的介绍,落地可行性分析,与华强北街道的关系等,内容不限。
  |提交方式及格式|
  a.提交截止时间根据不同板块时间安排。电子材料通过邮件(hqbuabb@163.com)提交,邮件以发送时间为准;
  b.提交电子材料命名格式:参与者姓名/团队名称+板块名称(如:张三+华强北影像与文献)。
  |联系方式|
  策展团队:多样建筑
  联系人:贺工
  邮箱:hqbuabb@163.com
  |注意事项|
  (1)作品提交如发生邮寄或其它费用需由参加者自付;
  (2)本次公开征集不收取任何报名费;
  (3)后续事项时间若有变更将另行通知,策展团队保留最终解释权;

  (4)本次公开征集活动最终解释权归策展团队所有。

https://mp.weixin.qq.com/s/1pYeo9mLPsNsvdYwfOkG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