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店铺招牌设计这么好看,原因是这些……

发布时间:2019-10-13      阅读量:33844次     

老铁们,你们知道客户为啥会要求

LOGO要大,颜色要显眼吗?

那大家平时去吃饭,有没有留意到

街边商店的招牌是不是都是这样的

这难以言喻的版式造型和颜色......

在这些店招“耳濡目染”的影响下

客户的审美也被逼着逐渐下线了吧~

现在的店招都沿用大字号、统一字样、高饱和色彩

这样的审美,只会给人带来冲击

并且拉低了城市的整体审美水平吧

那你们知道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断层式审美的吗?

小知识点

原因1:传统手工艺的消亡

东周时期已有类似招牌的产物,但是那时叫“幌子”,门店以悬挂标志物为主要宣传形式;后期还有一些对招牌有要求的会请求工匠师题字、作画,用云纹、钱不同图案和材料做成幌子,以及手绘、雕刻等工艺技术支撑。随着传统文化遭到抵制,传统手艺人的技术未能得到传承,“地名”+“序号“+“行业性质”的组合的出现取代了之前手工艺制作的店招。

原因2:工业时代的转化的宿命

工业时代的到来,印刷、广告技术飞速发展,将传统手工艺的部分技艺淘汰,机器逐渐代替了手工,也就失去了手工的韵味,剩下了枯燥的清一色的印刷痕迹,虽然是社会的进步促使,但手工技术流失也是人类进步史上的一大遗憾。

原因3:文化底蕴的支撑不足

目前市面上我们可以看到“超级符号”对设计的片面影响,不顾及美感的设计影响了大众的审美,但是却满足了客户预算低、效果大的需求,设计师固然想搞艺术,但是无奈客户只需要快速赚钱,这就是导致了设计的两极分化。

难道,中国的店招断层式的审美

真的已经被撕裂到无奈了吗?

我们不妨来看看邻国——日本的店招设计

1993年才开始现代设计,短短30年成为设计大国

单凭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的~

我们先从它们的版式处理来看

适当留白

日本是一个讲究“禅意”的国家

就像中国的“处事留三分”,更注重画面的空和满

因此在设计上,会利用画面的对比和平衡

“中轴对称”也一直是日本传统设计的一部分

避免繁杂,简洁理性

众所周知,日本的设计大多都是以简约为主

视觉点很集中、信息简洁明了、主次分明

简洁的画面突出主体之余,也带有“自动特写”的功能

这里说的简约,不是像放大几个字就可以

而是用最少的元素,排出了最整齐的版式和美感

所以在版式结构上

日本更多崇尚的是构成主义、几何结构

内在和外在形象一繁一简的对比

基于招牌名称单一的话,外形设计上就相对复杂

不局限于方形条框设计,更在乎形式的传达意向

颜色、用色纯粹、突出

不同于中国单一的大红、橙色、绿色系的店招

日本的店招色系会更饱满丰富

充满童趣温度,有让人愉悦的调动性

白色红色作为日本设计的基础

在日本日常的设计中都可以看到它们的出现

并且日本也善于将多种色调进行调和和平衡

例如通过色块区分降低对比色的饱和度

加入黑白灰色调进行中和

为画面增加了情趣和互动感

设计造就生活细节美

即使是小小的标语设计

都设计得很童趣、引人注意

在这耳濡目染的情况下

每一处都能见到细致的设计蓝图

四处发散设计师将生活和设计融合的奇思妙想

所以只用了30年就发展成设计大国

大家也是时候想想原因了吧

再放上两张日本的街景图

看完日本的店招设计

我们是不是该反思,我们日常的店招

真的就这样被逼无奈,随大众了吗??

其实,也别很灰心

作为经典的时尚之都——上海

大大君还是发现了一些颇有意思的店招的

香港

还有人从招牌中找出了不同的字体用法~

台湾

保留了原有的时代印记,不至于让过去尘封

虽然好的设计不算多

但是也不意味着我们没有~

只是,中国店招的设计,一直都是我们心中的遗憾

现代设计要想落实到民众中

确实还需要花费更大的努力和心血

充满艺术感的店招,中国会出现的,就在未来!

还是那一句

从根源解决问题,比一切都来得实际

真正需要改变的,不只是招牌外观

而是大众的审美以及城市风格和建筑底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