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女性独立自主,内外兼修,女性将男女的界限打破,成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支柱的一部分。据统计,目前70%的购买力掌握在女性手中,女性主导的“她时代”消费的到来,形成了围绕女性消费而特有的经济圈和经济现象。近年来设计业性别平等意识早已崛起,越来越多的女性设计师受到业界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平台给她们提供展示的舞台。从Coco Chanel、ElsaSchiaparelli,到Zaha Hadid、PaulaScher、Irma Boom、Malika Favre、Fumie Shibata女性设计师用自己的力量在改变世界。
由此看到女性的光芒和力量,我们邀请了六名优秀华人女性设计师(Amber Ma、洪昀、曾乙文、魏婷婷、侯颖、吴祎萌),在线上为大家分享她们对创意、对设计的理解和观点。我们又为此单独对她们做了简短的专访,今日推送3月7日下午演讲的设计师嘉宾访谈。
活动架构
主办单位:未现场
策划:陆俊毅、阮红杰
视觉:C_Futures创未团队
访谈内容撰写:陆俊毅
执行团队:赵珈驿、斯若筠、孙蕾、魏琦
Amber
插画师
Amber Ma,自由插画师,现居纽约。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illustration as visual Essay专业。Amber的绘画世界是由很多奇思怪想,古灵精怪的小怪兽和野气十足的小孩组成的。这些灵感都来自于生活和旅行的启发,以及童年的记忆。
2017年~2019年与美国艾米奖编剧Anneopotowsky合作绘制《九龙城寨三部曲》的最终卷,将于2020年下半年在美国出版。
出版作品:
2020:《九龙城寨三部曲》第三卷作者:Anne opotowsky–美国
展览:
2019.05-06 Amber Ma:我的脑洞只比宇宙大一点重庆南之山小宇宙书店
2018.3.24 Amber Ma的奇幻漂流-798凤凰含章艺术中心
2018.3群展:Other world-Helikon Gallery
2017.9群展:平行世界-Light grey art lab
2017.7群展: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研究生展-SVA Gallery
2016.9群展: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书展-Sva Gallery
2016.2群展:“Gone”主题展----Sva Gallery
personal work-floating city
青蛙澡堂=Amber MA
作为女性,从事这个职业有着怎样的优势和挑战?
作为插画师,我觉得这方面还好,从事插图工作的女孩子比较多,一定要说优势的话我觉得女性的共情能力和情感细腻这方面会比较突出,在处理故事细节上会有一定的特点。很多时候的挑战,对于我来说,反倒是不希望市场过多的关注这是一个【女性】作者创作的作品或者这是【男性】作者创作的作品,只要关注作品就好。还有一些挑战是来自于世俗对女性的要求吧,例如到了岁数要结婚生子,而你只是一个画画的,看起来生了孩子也不会影响你的工作等等。甚至有人会说你只有生了孩子你的作品才会完整。我觉得不止是艺术行业,各行各业的女性都有面临这方面问题和压力,这是长期的挑战,无论生理还是精神。
long live the fig
吃掉我
哪位女性给你激励,榜样作用?
我妈妈。
一直以来都是我妈妈保护了我比较天然的创造力,然后鼓励我往前跑。她会鼓励我想做什么事情,与其犹犹豫豫不如放手去试试。她也会引导我去正视自己内心的声音。她从来没有教育我一定要怎样,很多时候她自己就是这么做的,我看着她的背影默默学会了。
您的作品给人一种强烈的水彩风但又不传统,其根源是什么呢?
最早用水彩是因为在国内接触到的材料也只是水彩,这个大概就是根源。当然本身也很喜欢水彩呈现的效果。很长一段时间的上色方式也是把水彩当做【工具】。但是经历过研究生第二年的毕设创作,我改变了对待【水彩】的方式,我把【水彩】当做我的合作伙伴,通过【玩】的方式去了解它们的特性和效果,尊重他本身的特质,学会不控制,允许一些惊喜或者错误进来,就好像打开了新的世界。
水彩-Amber Ma-sample work
水彩-abandoned frog park
你在SVA的经历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插画领域的艺术化和商业化现象你是如何来看?
回归到生活的观察方式和对【讲故事】这件事有了更广的认识。我以前呢会觉得观察生活还挺没意思的,我脑子里能产生很多古灵精怪的故事或者小妖怪,观察生活看起来过于的无聊。但是通过在sva的学习(写生课),我意识到那些我自认为是自己脑内生产的小玩意其实也是来自于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人啊事啊是最丰富的素材库。
关于【讲故事】,我一开始的认识就是你需要写故事的开头结尾,这才叫讲故事。但是后来我发现【讲故事】可以作用在任何方面。用一系列的插图去阐述一个主题,这是讲故事,为产品做包装设计也是在讲故事,绘制电影海报也是讲故事,传达理念也是讲故事。
我很开心看到插画领域的艺术化和商业化现象,因为能看到插画作用在不同领域,产生不一样的化学效应。以前提起插图,对方会以为插图只是做给小说配图。但是现在我们能看到插画为产品包装、电影海报等提供了新的视觉效果,感觉这个行业一下子变的更有生命力了。
午夜游行
拥挤
未来的计划?
一部分时间会花在自己的作品上,无论是做系列作品或者是画自己的漫画。
另一部分时间希望寻找一些有意思的项目去合作,当然是和自己画的作品气质相投的,或者在这个基础上有一些挑战性的工作。
能画画就可以~
洪昀
数码媒体设计师
The Volume艺术团体主创,研究生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Digital+Media专业。专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数字艺术表达与研究,致力于探索数字媒体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应用与拓展。
《梦回·牡丹亭》
个人/合作作品
作为女性,从事这个职业有着怎样的优势和挑战?
女性在设计方面,跟感官与情绪相关联的能力会比较明显,如观察能力、直觉、共情、通感、美感等等。就我从事的方向而言,互动设计的核心是人,公共艺术的核心是人构成的社会,人是最复杂的,对人的观察和分析也是最为细腻的事情。我们看的不是你吃什么、去哪儿、买什么,而是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怎么去做和将会滋生的行为和结果,你真正动机、驱使和行为关系。这些都是看不见的东西,需要付诸情感和细节观察。
关于职业的挑战,我认为是对于每个人的,了解自己,找准位置,坚持积累和反思的设计习惯,同时保持开放的设计观,能够与外界有着良好的沟通与传达能力。特别是自我更新迭代的能力,对我们这种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方向尤为重要。向内的持续性设计修炼是很难坚持做到的。
哪位女性给你激励,榜样作用?
第一位是曹斐,她有自己一套很特别的人、事、物观察方式,这种能力可能来源于女性的敏锐观察,也可能跟地域变迁带来的视角切换也相关。我很喜欢她的作品haze and fog,里面描绘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集体精神状态与症候,形成了一个陌生又熟悉的hyperreal社会景观。她曾说过“情绪,最容易被视觉化,但又是最难被视觉化的”,我想这也是做The Volume的目的,如何视觉化情感让空间变得可以被感知,用数字媒体制造空间的密度。
第二位是Studio Drift艺术团体中的女性设计师,我一直很感触他们是如何把科技消解在作品中并且做的这么自然而有温度,直到听了她的分享,她说在做机械装置的动态时候试过了无数种结构和运动方式,最后发现真实来自自然的运动规律才是最震撼人心的。他们作品中透露的真诚和质朴特别感人。
数字媒体作为一个“新兴”专业从来说,国外和国内专业环境(央美和罗德岛)有哪些差别?
我是10到14年在美院读的实验媒体,那时候学科刚兴起不久,跟现在的教学变化很大。对于国内外环境的区别,我个人的体会是创作的开放和自由度,对我而言创作选择性的增多是非常重要的。在罗德岛读书期间,班里十几个人都来自不同的背景,有之前学生物的、做音乐的,也有做机器人的,所以说我们才是真正的“跨专业”的专业。每个人都有特别的见解与经验,有趣的同学有时甚至可能比在老师身上学到的更多。在RISD,我们不仅可以跨专业、本硕课程互选,甚至可以跨学校选课。读研的两年内,我记忆最深刻的一门课就是在布朗大学选修的Performance in a Virtual World的课程。两个老师一个来自音乐,一个来自戏剧系,teamwork的时候可以和来自音乐、表演、视觉艺术的同学们自由建组,发挥各自的优势。15年的时候,我参加导师Shona Kitchen的研究小组去硅谷地区,到Google和NASA等地方做调研,这种实地探访的一手研究经历对我日后的设计调研工作启发很大。
如何处理新媒体设计在艺术与商业领域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非常正统的美院体系之下的,这样决定了我有很重的艺术导向,刚开始面对商业的时候会有很强的不适感。所以我很多的经验和体会都是在从事设计工作后,不断摸索和反思的。我认为这两者有着明确的区分,艺术是个人表达,创作自由,而商业可以是具有艺术性的,但不是艺术。在商业领域,设计是整个商业系统的一个环节,甚至是一个小环节。作为刚毕业准备从事设计行业的学生必要要对此有所准备,不要认为好的设计是全部,它只是维持运转的一环。所以我坚信从事设计的“专业度”非常重要,这不仅是对你的专业能力和美感的要求,更多的是对从事一个职业的保持良性沟通、抛开个人情绪、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
你怎么看待中国的互动媒体设计呢?
我很看好在中国的行业发展,作为一个还处于新兴状态的专业,存在着很多机会与可能。尤其中国社会对科技的接受度非常高,这一点在整个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如此快速的实现无现金支付是由大环境决定的。目前我们的行业在逐渐细化区分,慢慢走向成熟,这两年迅速推出了很多优秀的创作团队,非常的令人瞩目。我们逐渐从“野生”过渡到“经营”,慢慢做出了特色与优势,相信在5G和AI时代会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曾乙文
思辨设计师
产品设计师
思辨设计师,产品设计师,design for design工作室主理人,研究话题环绕思辨设计、设计虚构、东西方科幻设计研究等。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交互设计专业,兼职任教中央美术学院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在读博士。创作多与思辨设计相关,利用作品推演未来科技与人文来反思现今各种社会议题与生活现况。同时活跃于商业设计、思辨设计、设计教育、设计研究与交流平台等相关领域。
作为女性,从事这个职业有着怎样的优势和挑战?
这题很有趣,尤其在这个系里我所认识的女性们,内在都非常坚毅,有主见和自信。思辨设计本就需要理性与感性(诗意)兼具,所以如果说优势的话,还是要看个别专长和性格,不过用传统方式来说的话,大概是——这些女性需要更努力在分析、理解与推理,男性会需要在感性上点心。即便我这么说,我还是觉得看个人,毕竟是优势还是挑战,完全看自己。不过一般经过这个"专业训练"的人,思考的深度会成为惯性,也会习惯很多脑洞式的假设,容易成为一个习惯质疑与辩论的人,这个会与我们"传统所认为的女性"有些冲突,这个算是一种挑战吗?(笑)
哪位女性给你激励,榜样作用?
Fiona Raby(和我自己的母亲?)。在上次Fiona来上海时,是与他相处最多的时候,永远的有活力,没有停下来的一刻。不过我个人比较少直接崇拜一位女性,更多的还是一对互补的关系,能做到一个能够顾好事业与partner的一位女性,是我最欣赏的,因为往往女人一在事业出了头,很少同时也能顾好partner,当然这时候partner也很重要,这也是我在Fiona Raby身上看到的。
Fiona Raby
Fiona Raby撰写的书
你在国内外多所学校学习和担任兼职授课工作,这段经历给你带来了什么?
国内的教学一般普遍比较依靠老師,国外是靠自己的独立性来完成很多事。不过在外国有个好处,时常会与一些国际知名院校或研究院有交流的机会,这也是在欧美所提倡的实践型教育,所以在设计教育之中,西方的体制还是更加完善,有机会就出国过个水,没机会也不要气馁,多了解国外都在做些什么不一样和前瞻性的事。不过刚说到学习自主性,由于我当时本科在央美,美院的教学环境与师生互动还是相对独立的,学生也比较多有自己的想法,当时我大三大四的老師也是因为从法国刚回来,所以也是比较希望学生有些自觉。就教学而言,我比较希望学生能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过程,而不是单纯靠老師的"辅导",毕竟老師只能作为提醒者,犹如方案上的甲方,而不是与你共同承担的乙方。不过有些感想还是想说,根据每一次接触不同的学生,能够激发很多有趣的想法,教学相长这种事我的体验是非常深刻的,新一代的学生很多都很精彩。
工作室汇报项目
皇艺展厅
校门口
图书馆
中科院交流
思辨设计专业的学生,他的就业方向是什么?
它不太算一个专业分类,而是一个新的space,让设计有更多可能或说潜力的space。不过如果说是对RCA DI毕业后的去向而好奇的话,大部分会是教师、学者、研究员、艺术家、推测型设计师(根据不同公司有不同抬头)等等,还是有一些会以自己原先专业为主业的,例如产品设计师、平面设计师、UI UX设计师等,只是他们是一些经过"训练"具有"前瞻性"和"善于发现问题本质"的设计师。
跨学科的学习和涉足到男性职业多的领域,让女性如何在商业层面取得成功?
我个人觉得领域应该无关性别,有些需要逻辑强的女性也能胜任极度理性的工作,有些需要敏感细心的工作,也有不少男性涉足,其实很多是自己把事情贴了标签,所以不要怕,勇往直前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