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横琴国家湿地公园概念方案设计赏析!

发布时间:2020-03-15      阅读量:19116次     
  海洋、湿地、森林交织相融;人、鸟、树和谐共生;粤、港、澳大湾区跨域共享的生态宝地。  
  ▼湿地公园鸟瞰图
  ———————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横琴湿地
  横琴新区
  横琴新区位于广东省珠海市南部,背靠珠三角,面向南海,与澳门三岛隔河相望,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极大的缩短了与香港之间的距离。凭借着如此优越的地理区位,横琴新区一跃成为“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
  ▼横琴新区区位分析
  横琴湿地
  位于横琴新区西侧的横琴湿地是本次的设计目标,湿地总面积共三百六十二公顷,是横琴新区珍贵的滨海湿地资源,同时也是历史上红树林生长的天然基地以及“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
  ▼横琴国家湿地公园基地周边环境分析,位于横琴新区西侧
  在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新模式的背景下,横琴湿地在定位及功能上,将不能只局限于横琴本岛,而是需要更多的融入港澳,尤其是生态资源稀缺的澳门对于生态资源的需求。横琴湿地将不仅仅承担保护横琴新区城市安全的绿色生态屏障的功能,也将成为粤港澳生态合作的共享基地。
  ▼横琴国家湿地公园内的分区图,作为横琴新区城市安全的绿色生态屏障
  ——
  设计理念
  ECO-SHARELAND—鹭鸣琴海,生态共享之地是我们本次提出的设计概念,通过对场地内外部的分析,我们认为场地不仅是一处海洋、湿地、森林、城市协同发展的滨海湿地,也是一处人、鸟、树和谐共生的生态栖息,更是一处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跨域共享的生态宝地。
  ▼设计概念分析图
  ——
  设计目标
  通过科学合理的系统化设计,我们希望将湿地打造成为南中国共享湿地的生态典范,弹性城市的实验高地,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修复的新标地。
  ▼湿地公园总平面图
  ——
  设计特色
  基于最小干预的
  生态共享模式
  结合现状调研及大量的分析得出结论:越靠近城市界面的区域,生态系统受干扰的程度越高,越远离城市界面的区域受干扰的程度越低,生态系统越完整。基于最小干预的原则,我们提出将人的活动限制在生态干扰程度高的区域,同时遵循低干扰的设计原则,合理布局活动场地,将人对自然的干预降到最低,同时又能实现湿地科普科研及旅游等社会价值;同时将生态敏感度高的区域完全保护起来,创造红树林自然演替的生长环境,为鸟类提供栖息地。
  基于以上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我们希望能够构建人、鸟、红树林多重视角下的生态共享栖所。
  ▼人类活动区分布图,将人的活动限制在生态干扰程度高的区域
  循环可控的水系统
  横琴湿地作为滨海湿地,长期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错过渡地带,其生境系统独特,功能多样,具有很大的生态意义与功能价值。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为的干扰对这片场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状一条横贯湿地外围的堤坝将湿地与外海隔绝,潮汐活动的消失意味着红树林生境被彻底破坏,滨海生态系统开始退化。继而大量的鱼塘养殖对场地的水系也产生了污染。
  我们决定保留现状海堤,但是增加闸口的设置,通过疏通水系,群闸连控的方式,建立一套循环可控的水系统。与外海连通区作为主要的雨洪调蓄区对城市起到防护作用,同时重新引入潮汐活动,恢复红树林生长的生境条件。水位控制区则严格控制水位,满足日常游憩必备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只在紧急时刻可开放水闸承担调蓄作用。水位控制区的水源可通过城市雨水收集、水库补水以及风力设施提水三种方式进行补给,并且设置两处水体净化区对来水进行净化。
  ▼湿地公园内水系统设置分析图
  ▼保留场地中蕉基鱼塘的肌理,穿梭在蕉林中,体验果树采摘的乐趣
  弹性减灾的绿色生态系统
  结合水系规划,外海连通区重新引入了自然的潮汐运动,满足了红树林生长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协同专业团队进行详细的场地调研,确定了能在此生长的红树林品种,分别是秋茄、木榄、桐花树、老鼠簕等。
  针对这些具体品种的生态习性和生境需求,我们做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相关科学数据。通过对红树林生境的重建和复育,恢复以红树林为主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充分发挥红树林群落在抵御海潮、风浪等自然灾害方面的生态功能,真正起到“海洋卫士”的功能与作用。
  ▼场地调研分析图,以确定在此生长的红树林品种
  ▼红树林生境分布图,充分发挥红树林群落在抵御海潮、风浪等自然灾害方面的生态功能
  ▼乘船深入红树林湿地深处,近距离感受红树林的魅力
  科学严谨的鸟类栖息地营造
  横琴岛鸟类资源丰富,且处于“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上,秋冬季节有大量的鸟类在此栖息。相较于珠海淇澳岛红树林湿地是以红树林植物多样性展示为主,横琴岛红树林湿地将更多的展现其作为鸟类栖息地的功能与意义。我们寻求鸟类专家的帮助,确定有哪些鸟类会在此驻足停留,并且通过对鸟类空间分布、生活习性及具体生境条件的系统性研究,构建不同鸟类所需的栖息地环境,最终实现鸟类的招引与保护。
  ▼鸟类栖息地分布图
  ▼多样的生物栖息地,远离人群的小鸟天堂
  低干扰多层级的交通网络
  交通网络的布局主要集中在人流活动区,采取整体串联,内部成环的方式形成连续便捷的慢行网络。在人流活动区与生态保护区的过渡区域局部设置尽端休憩平台及观鸟塔,以低干扰的方式进行科学监测及科普展示。同时设置水底通廊、沉水廊道、空中栈桥等水陆空多层级的低干扰路径,形成趣味便捷的生态交通网络。
  ▼人行步道的交通网络分析图
  ▼入口广场以海浪曲线为主题,极具动感与视觉惊喜
  ▼游客服务中心采用覆土建筑的形式成为场地中心的绿色空间,提供多条穿越路径
  ▼透过全透明的玻璃幕墙,将鸟类生活展现在眼前
  ▼游客服务中心通透的内外部空间,成为游客观赏湿地和休憩停留的场所
  ▼完全沉入水底的特色通廊,以全新的视角展示湿地
  ▼沉水廊道两侧有玻璃幕墙隔着湖水,游人可近距离观察湿地水下环境
  ▼捉泥鱼、编制鱼笼,感受非遗的文化魅力
  项目名称:广东珠海横琴国家湿地公园概念方案设计
  设计:GED杭州格境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设计年份:2018年9月设计
  主创及设计团队:江哲炜、许立南、张蕾、陈灵斐、徐旋、季玉琪、林坚玮、胡雨、钱景、曹赟
  项目地址:广东珠海
  建筑面积:公园规划面积3.26k㎡,其中建筑面积4.27万㎡

  合作方: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客户:珠海蓝湾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作品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www.landscape.cn/news/33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