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流动于历史长河,穿插于生活间隙。
汉字是海峡两岸共同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海峡两岸汉字节暨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活动由两岸主流媒体发起,以“汉字文化搭台,书写两岸民意”为主题,历经十二年发展已经成为两岸文化交流一大品牌,在海峡两岸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十二年评选热络两岸交流,十二载合作创筑文化高地。
2020海峡两岸汉字节在此邀请大家参与到“乐活汉字·魅力文化——2020两岸汉字文化创意大赛”这项文化活动中来,从生活中创造艺术,让汉字充当文化传承的媒介,以贴近大众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赛主题
乐活汉字·魅力文化
——2020两岸汉字文化创意大赛
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主办单位: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厦门日报社《海西晨报》、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旺报》
大赛活动
(一)征集时间:2020年7月8日至2020年9月20日
(二)参赛主题:
1.专题设计
以2008年以来两岸评出的12个两岸汉字:震、生、涨、微、平、进、转、和、变、创、望、困为创意源点,在理解其意义内涵的基础之上,以贴近大众的方式传承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创意原则,完成设计作品。
2.自由主题设计
设计者自选主题,以任意汉字为创意源点,在对其意义内涵进行探索的基础之上,体现多元的设计视野,紧贴中华民族文化完成设计作品。
(三)作品类别:
1.平面设计类
(1)作品规格为A3,JPG格式,分辨率为300dpi。
(2)系列作品限3张以内(含3张,请保持版式横竖一致)。
2.数字影像类
(1)作品指定为MP4格式,图像尺寸标准4:3或16:9,分辨率不低于720p,时长介于30秒一2分钟之间,并保持画质清晰。若非普通话,请制作字幕,以利评审。
(2)作品无论单件或系列都以统一格式(MP4)文件上传,系列作品限3件。
(3)请勿于作品首尾呈现姓名、学校等作者资料。
3.创意产品类
(1)包括陶瓷、生活用品、服饰、公仔等文创产品。
(2)实物作品一律于简洁背景拍摄三视图,设计效果图须根据自己设计特点提供3张不同角度图片,作品规格为A3,JPG格式,分辨率为300dpi。
(四)活动时间安排:
1.作品征集阶段:即日起至9月20日
2.评选与颁奖:9月下旬,组织海峡两岸专家、教授进行评审;2020海峡两岸汉字节开幕活动上公布获奖名单,并组织专家对获奖作品点评,促进产业交流与互动的机会。
3.奖项设置
金奖1名:奖金10000元、获奖证书
银奖2名:奖金5000元、获奖证书
铜奖5名:奖2000金元、获奖证书
优秀奖30名:奖金500元、获奖证书
入围奖100名:大赛证书
(五)投稿方式:
1.投稿人需下载并按要求填写参赛报名表(点击文章末尾的阅读原文获取)
2.每件(套)参赛作品均须递交电子设计稿和报名表各一份
3.将参赛作品文件和已填写好的参赛表格一同发送至大赛官方邮箱:lhhzcyjs 163.com
投稿要求
1.大赛参赛资格:从事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的单位、企业、高校师生、创意团体及个人等(含港澳台地区)均可选送作品参加。单一件(套)作品作者署名不得超过三人。
2.设计需结合现代艺术导向和市场需求,实现汉字与产品的有效结合,设计作品要具备原创性、艺术性、实用性、时尚性等,产品寓意健康向上。
3.作品表现形式、工艺材料不限,设计作品要具备生产可行性。
4.参赛作品均为参赛者原创,所有参赛作品均未申请专利或知识产权登记,未投入市场销售。如作品发生知识产权或版权纠纷等,主办方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并由参赛者承担后果。
5.参赛者必须提供电子设计稿、报名表。(源文件)
6.所有参赛作品及相关资料(包括电子设计稿、报名表)一律不退,参赛者自留底样。
7.参赛者在比赛期间不得将参赛作品转让给第三方使用。主办、承办方在相关活动及宣传中拥有所投稿作品的使用权和发布权。所有投稿人均须填写承诺书(见附件),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8.获奖者领取证书(奖金)前应与主办方签署知识产权转让协议。获奖者领取时即表示其同意将获奖作品相关知识产权转归大赛主办方所有,设计师享有署名权,主办方享有对作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申请、再设计、生产、展览、出版等各项权益。
9.联系方式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8:30一11:30 14:30一17:30
联系人:潘女士联系电话:13164879985
投稿邮箱:lhhzcyjs 163.com
10.获奖作品将参加由主办方组织举办的文创产品展览活动。
11.本次大赛的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凡参加大赛者即表示同意遵守本次大赛的全部规定。
邀请展
本次活动将邀请海峡两岸设计师以本次大赛主题进行海报制作,以视觉的形式传达对于汉字艺术的认识与期待,对设计的研究与思考,以及对未来设计发展的期待。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知名设计师是用怎么样的方法应对“命题海报”的,让我们和他们一起探讨汉字艺术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