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设计竞赛征集活动结果公布

发布时间:2020-09-16      阅读量:18503次     
  为激发园林学子的设计创作能力与实践建造能力,弘扬工匠精神,北京林业大学于2020年1月启动第三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设计竞赛征集活动,至6月6日设计竞赛线上终评会顺利举行,经过多轮评选,77个高校和机构的241份作品的激烈角逐,来自全国12个高校的17个获奖方案脱颖而出。
  为进一步促进新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助力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兹定于2020年10月在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期间举办“2020年成都公园城市国际花园节暨第三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在此次活动中,第三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竞赛阶段的17个获奖方案及8个川渝本土高校邀请团队方案将全部落地建造!
  此次活动的主题为“公园城市花重锦城——成都生活美学天府花园魅力”,25个竹构花园拟在2020年10月20—22日于成都市天府绿道中锦城绿道的重要点位——成都桂溪生态公园开营搭建。10月23日举行建造节评奖及颁奖礼,10月24日—11月24日为公众开放展览。
  本次建造节将利用好城市绿道公园载体,通过营造主题花园户外新经济场景,提升公园城市生活品质,搭建更多优质“生活方式”场景,彰显公园城市花重锦城魅力,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注入新的活力。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主办单位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成都市博览局
  承办单位
  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
  北京《风景园林》杂志社有限公司
  成都天府绿道公司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
  成都市国际商务会展服务中心
  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
  支持单位
  成都市商务局
  成都市体育局
  成都市新闻出版局
  协办单位
  成都市公园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中心、成都市绿化工程队、成都市绿化工程三队、成都市林草种苗站、成都市草堂花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动物园、成都市人民公园、成都市植物园、成都市望江楼公园、成都市百花潭公园、成都市文化公园、成都市园林建设技术服务中心、成都市湿地保护中心
  建造区位
  25个花园建造基地位于成都桂溪生态公园东园草坪区的“花园奇想”板块内部的展览区,分为竹构花园区和邀请赛区2个片区,每个花园建造基地面积16m²。
  竹构花园区位于东园草坪区东侧,外向疏朗,开阔明亮,将由17个第三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设计竞赛获奖方案团队搭建竹构花园。
  邀请赛区位于东园草坪区南侧,将由组委会邀请的8支川渝本土高校团队完成建造。
  ▲成都桂溪生态公园平面图
  ▲25个花园建造基地分布平面图
  参展团队
  本次参展团队共有25个,分为17个竞赛组和8个邀请组。竞赛组由第三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竞赛阶段的17个获奖团队组成,分别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建筑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山东建筑大学。8个邀请高校团队分别来自西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四川大学。
  建造方案
  25个竹构花园各具特色、异彩纷呈,让我们对建造方案一睹为快!
  竞赛组
  地块1
  作品名称:细胞魔方
  参赛院校:华南农业大学
  指导教师:李梦然李剑
  参赛学生:杨楠张译雯刘康刘蓉黄曼仪陈沐华杨晴
  设计构思:
  秘境除肉眼可见的世界外,还有深藏于微观世界的自然神秘。
  我们抽象化细胞的生长过程,并将其拆解为一个个魔方小块空间,利用竹篾柔软特性打造空间的纵深感与螺旋感,展现不同的生命变化;通过同类植物的色彩、高度变化象征生命的逐步成长过程。最后各部分相互组合形成一个内部变化莫测、外部整合统一的神秘空间——细胞魔方。
  地块2
  作品名称:迷笙
  参赛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指导教师:郑小东段威
  参赛学生:高嘉阳赵书涵孙千翔朱临昕马迎雪韦明洁张佳艺
  设计构思:
  月华相迎晚风随,香泛金卮烟雨微,迷行误入竹深处,一片笙歌醉里归。
  我们创造了一个独自一方天地的花园,一处朦胧而幽邃的秘境。我们编织了一张心灵之网,为你提供了一段寻找自我的旅程。
  马克思、韦伯说:“人是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而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都生活在这张编织之网中。它给我们的人生赋予意义,但也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束缚。
  进入这个宁静纯粹的秘境,我们将踏上探寻的旅程。
  我们将寻找自己内心的声音,抑或是打开内心拥抱自然。
  那里,有很多的路,很多的目的地,那里离天空很近,离尘世很远。
  我们在竹筒空间中潆洄穿行、静立、仰望、盘坐、沉思,在笙管交织的复杂变化中偶然发现风景,发现不曾察觉的心中那份隐秘。
  地块3
  作品名称:觅羽
  参赛院校:上海交通大学
  指导教师:陈霆张洋
  参赛学生:崔自佳陈宇钢杨清枫张恩嘉曹一丹吴佳远汤颖慧赖佳妮
  设计构思:
  作品借鉴了东方古典文学语境中的幻蝶的形态意向,借蝶变寻秘境,引发世人对秘境的遐思与向往;幻蝶灵动、轻盈的动态特征暗合了竹构材质柔韧与张力的材料属性。在其中花园是此在,秘境是彼在,蝶是载体,作品力求通过“寻觅”的手法,让游人通过场所的穿梭和视角的转换,在虚实空间变化中游走于秘境之间,溯源梦境,寻幽觅趣。
  地块4
  作品名称:庄生梦·迷蝶
  参赛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指导教师:郑小东张诗阳
  参赛学生:廖丹妍杨艺文郑睿楠谭铃千赵祎祺吴媛玉
  设计构思:
  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庄子·齐物论》中庄周梦蝶的典故,在游览时物我两相忘,空间回环而曲折,密径通幽,芒草掩映。蝴蝶造型与竹篾的编织生动结合,双层圆圈构建成蝶翼的表皮纹理,在有限的空间中尽可能丰富视觉感受与空间形态,打破内外空间的分割对立,造型舒展起伏,无分彼此,亦梦亦真,在花园的秘境探索中寻找自己内心的秘境。
  地块5
  作品名称:别有洞天
  参赛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指导教师:段威郝培尧
  参赛学生:杨薪煜李雪蒋紫莹何立飞陈鲁李曾莲唐丰芸
  设计构思:
  本组的设计理念是以赏石石癖的生成结合太湖石“瘦皱漏透”的经典审美范式,从其岩石生成节理上探寻自然最小曲面生成的美学共鸣以及经典审美的内在思考。利用参数化设计手段、标准单元模数,将数学中的Gyroid minimal surface作为设计原型精确“模拟”了太湖石的空间形态。然后以统一尺寸的构件为龙骨进行结构搭建,以自由编织的竹篾为覆面。将东方的赏石文化和西方的形式科学相融合,最终营造出“别有洞天”的秘境花园。
  地块6
  作品名称:隐亭
  参赛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指导教师:郑小东段威
  参赛学生:王潇然杨柳薛婧张雅迪邓牧云张涵林Wala Ali Hasan Shobil
  设计构思:
  在这满是钢筋水泥的城市,我们或许从不孤独,但总是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里。
  现实是物质的客观存在,但是人的精神可以挣脱现实的桎梏。我们以竹与草,在庸常的物质生活之外搭起一座精神栖息地。用形式的纯粹和简单的重复表达对内心生活和社会秩序的渴望与追求。
  在这一方天地,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但心灵可以到达,这即是生活的意义所在。希望来这里的每个人都有面对自我的勇气,忘记纷繁,打破枷锁,寻到内心的隐亭。
  地块7
  作品名称:一方•竹里
  参赛院校:华中科技大学
  指导教师:苏畅戴菲
  参赛学生:孙培源杨超丁璐裴子懿赵广旭邱悦王佳峰
  设计构思:
  从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汲取设计内涵,从基础的方形空间入手,运用现代的景观语言,表达古代意境之美。用可参与的动态构件,营造丰富的内部空间体验。用简洁易行的构造方式,便于落地建造。凸显了可变、可赏、可游、可坐,一同创造了多元的竹里空间,将“竹深无人知,唯与竹声伴”的氛围融入秘境花园创作。
  地块8
  作品名称:曲竹取径趣山
  参赛院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指导教师:武毅
  参赛学生:赵虎宸朱莉梅许保平罗伍春紫李康华马樱宸王育辉谢欣阳
  设计构思:
  方案概念源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豁然开朗的场景中提取出“探索+流动”:作为契合主题秘境花园的空间。再从以意化境的山水画中,抽取起伏的山峦作为竹构的形态意向。结合人的行为,最终生成竹构形态。在结构与材料的应用上,使用竹片加圆竹作为竹构骨架,竹片加竹篾作为表皮。种植设计方面,整体取花青的蓝绿色调,远观显悠然,内则点缀活泼的绿色,花期集中在6~9月,四季有景,各有风味。
  地块9
  作品名称:觅水影
  参赛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指导教师:王向荣赵晶
  参赛学生:张沚晴刘琦马琳吴沿羲吴雨轩蒋鑫李见哲霍达
  设计构思:
  “蒲草青青苇色新,阳光逐水水生金。”阳光透过摇曳的芦苇秆,在水面上洒下了金色的微波。我撑起小小的渔船穿梭在丛丛芦苇间,追着光,觅着水影,缓入神秘浪漫的苇丛深处。
  秘境是寻常而亲近的,是在我们平常的生活等待着被感知和发现的。
  设计以“觅水影”为题,通过模拟水波的编织方式,再现了苇丛中水与光交融的场景,借此期许人们能够发现寻常生活中的美与神秘。蜿蜒的路径划分出三处小花园,丰富的空间变化叙述着探寻秘境的四个阶段,即窥、寻、思、品。
  地块10
  作品名称:织影
  参赛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指导教师:郑小东
  参赛学生:辛昊儒邱天琦张啟瑞胡坤宁吴雅轩倪凌姗余孟韩刘育君
  设计构思:
  光影本来是虚无的,怎么能谈得上编织?但正是借助外界实体的竹子,通过竹条的弯曲与编织,才成功让编织光影成为可能。理想和现实又未尝不是如此呢,没有现实生活中的努力追寻,又谈何能让理想变为现实。本构筑物的主题为织影,希望通过竹子来编织光影,在现实生活中编织自己的理想。通过平面的路径编织,营造曲径通幽,寻求理想之感。整个平面既像是一个迷宫,又像是一个游园,人们也许会在其中迷失,也许会寻找到自己的理想乐园;通过立面编织,营造光影重重,若隐若现之感;通过空间的编织,营造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感。这是我们心血汗水所编织的理想,愿理想之花绽放。
  地块11
  作品名称:莫比乌斯
  参赛院校:北京建筑大学
  指导教师:李梦一欣张振威
  参赛学生:韩希元贾雨薇刘丹帅陈肇晖刘雨杉
  设计构思:
  设计源于拥抱这种最能体现人类情感的互动方式,并由此衍生出类似于莫比乌斯环的连续性设计形式。
  作为一个整体,循环的网状编织肌理在视觉和空间上无限延展,它将外部环境向内部空间引导,由外而内,自下而上,最终再次流转回外部环境,再现了静谧氛围下紧密环抱的空间感受。半透光的竹篾表皮与内部空间谐和而统一。在其最中心,横向外部编织在空间上流动成纵向上的核心筒,自然光线得以削弱和虚化,交叠的光与影相互缠绵,形成了柔和惬意的内部空间。目光徜徉其间,在洒下的天光中,感悟真我。内与外联结的悠扬,光与影的轻盈缥缈,“秘境”便在这似透似露之间诞生了。
  地块12
  作品名称:太虚幻境
  参赛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指导教师:张新果罗西子
  参赛学生:蒲宝婧刘恒君陈江为龙科良肖旐珺王皓松刘熙宇杨雪刚
  设计构思:
  方案受红楼梦太虚幻境的启发所成,结合仙女元素,融入山云形态,以花香与舞搭建整个秘密花园。方案通过两种不同的编织方式,将空间划分为虚实相间的两部分,人可在竹编中穿梭,也可在内部空间席地而坐,顶部开口,亦可在静谧的夜晚仰望星空。在繁忙生活中,会有这样一处栖居之地,倾听你的遐想,守护你的秘密。
  地块13
  作品名称:森之秘语
  参赛院校:重庆大学
  指导教师:夏晖罗丹
  参赛学生:汤思琦廖文静叶馨尹子佩李丝倩高群冯诗雁黄荧
  设计构思:
  树洞是倾吐秘密地方,我们期望打造一个人和人,人和自然能互相倾听心声的基地。森林里的神秘树洞在形态上以大树为原型,形态浑圆坚实,营造古朴简拙的神秘之感。局部开洞,将光影渗透到内部,人们可以在其中交流、休息、倾诉、冥想。整体方案用单向的流线,将秘境找寻、树洞倾诉、花园徜徉三个区串联起来,形成探索变换的景观序列,并用植物烘托达成:树洞前茅草郁郁萧萧,野趣盎然;树洞内,植物从底部攀缘进行内外空间渗透;树洞后是生机勃勃的花境,营造一种从困顿中解脱而出的豁然之感。
  地块14
  作品名称:帘幕卷
  参赛院校:天津大学
  指导教师:王洪成胡一可
  参赛学生:郭茹张文正邓唐敏顾阳臧青茹温雯杨婷婷赵玥
  设计构思: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方案根据“珠帘幕卷”的理念展开设计,希望花竹相融,帘幕载卷。竹片交织形成竹帘,竹帘旋转生成帘幕,帘幕叠加构成画卷。以纯粹的编织精神建造竹构,由简入繁,亦实亦虚,境融竹中,形成了亦梦亦幻的“帘幕卷”秘境花园。
  地块15
  作品名称:未知
  参赛院校:华南理工大学
  指导教师:谢纯
  参赛学生:黄海琪徐琦何静马晓旭杨扬潘麒羽梁杰麟刘宇嘉
  设计构思:
  世间万物均由原子构成。方案中,我们选择用抽象的球体作为组成世界的单元,并通过球面丰富的形态变化赋予球体更多元的含义。当你置身于构筑之中,你如同穿梭在一个个神秘的未知世界里,你可以选择俯身把玩,可以选择矗立观望,甚至你可以改变球体的位置,创造新的世界......它或是黑夜中明亮的灯群,或是漫天繁星,抑或是翻腾的海洋,每个球体、每个空间都因你我想象的不同而生出丰富的形象。你我穿梭其中,你永远不知道我为你留下的是何样世界。
  我们笃信,秘境的真谛在于永恒的未知,以及它所带来的期待与想象。
  地块16
  作品名称:悬镜
  参赛院校:山东建筑大学
  指导教师:李学东宋凤
  参赛学生:苗行健庞国航孙姿旋王炜姚海啸刘子墨王宇鹏
  设计构思:
  拱弧,以作门之象征,寓意通往秘境的通道,上下相应喻天境地境,仿佛此身此世与仙境朦胧。竹直而列与竹弧而错形成对比,其间错落镜像,时、空交于一处,自成沙漏状,静默时间之流。界,若竹中秘境,缥缈相隔。
  秘境亦为心境,出世入世本无界,鱼之乐怏然自得,框架相引,渐入佳境。边无所界,故以竹编蒙之,取其虚无缥缈之境。席地而坐,俯仰天地,若庄生晓梦忘却时空,不知今夕。
  地块17
  作品名称:尘垣
  参赛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指导教师:李志国
  参赛学生:徐艺峰张乐其王逸涵温静怡范世玉杨可欣张茜丁枭
  设计构思:
  方案灵感来源于风蚀走廊,透过节理复杂的层岩,错落有致的地形,如同勘探高深莫测的秘境,结合了风蚀走廊和竹条的共同点,在色彩,编制方面形成天然,朴素的艺术特色,形成“尘垣”的设计方案。方案通过两个角度,三面围墙的围合,表现风蚀遗留的岁月蹉跎,层叠销蚀的躯壳象征世间纷扰,内在木雕象征着人的静思。在浮躁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在光影变幻莫测的竹构物中静思冥想,远离尘嚣从而追求内心的平静。在经历学习工作的劳累后,享受原始的本真本色,无匮乏无享受,无所求无所惧。
  邀请组
  地块A
  作品名称:轮回之境
  参赛院校:西华大学
  指导教师:曹伦钟锦玉
  参赛学生:许立顺李竟语徐浩可吴悠王茜乔巧周玉双王丽萍
  设计构思:
  秘境并不是小众的心理文化概念,而是发现自我。我们将两个封闭循环的莫比乌斯环交错形成空间,使每一步都变幻无穷,形成丰富视角,仿佛置身于时空隧道。人走进迂回的时空隧道,单侧环状不可定向,拓扑变换中不可遇见的两点,在交错时空重合,任意变形下保持不变的结构,意味着永恒未必不可接近。在真实与想象的秘境世界里,寻找认同,发现自我,正如两面即一面的莫比乌斯环,人心的矛盾也在此对立统一,没有世人说不清的正反,只有在内心走不完的轮回。
  地块B
  作品名称:月中梦蝶
  参赛院校:西南民族大学
  指导教师:曾昭君陈娟
  参赛学生:田琳璐刘喻冯志军于晨曦江钰栎李荣乔李航
  设计构思:
  人们向往蝴蝶的自由,却如庄周一般被困于现实,但依旧不放弃在现实生活中追逐梦境的美好,追求自由的境界,梦境与现实交织。
  蝴蝶与人在梦境中相互转化,现实与梦境的转化,虚与实的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就像是内心走不出的轮回,便不知是庄周梦蝶还是梦蝶庄周,最后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便是秘境。
  设计采用月洞门元素,作为现实与梦境转化的介质,穿梭在月洞门里,犹如穿梭在梦之秘境中。
  地块C
  作品名称:“Zhu”梦蜀境
  参赛院校:重庆交通大学
  指导教师:罗融融温泉
  参赛学生:宋雨芮杨涛肖佳妍夏宇晨张沂珊牟鹏邱雅雄刘淘孟
  设计构思:
  巴蜀佳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川酒承载着巴蜀文化,也给予了四川人逍遥和自在的世俗精神。它是你悠闲时的“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也是你忧愁时的“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它能让你物我两忘,物我同一,把你带至心中的秘境。
  “zhu”梦蜀境,“zhu”同逐、同竹、同筑,我们追逐梦想,用竹子筑造巴蜀秘境。单只竹构由多条曲率相同的竹条相互交错形成外框,表皮呼应交错的竹条构成疏密变化的菱形编织,前后由形似掀开的竹帘构成出入口,内部由中心的竹筒和环绕的竹圈起结构支撑作用。三只竹构形似酒瓶错落摆放,飘带串联彼此,形成三人对饮,酒香环绕的情境,植物配置呼应竹构曲线,呈高低有致、自然环绕分布,增添秘境氛围。竹构之间萦回婉转,空间多变,你可以独自“举杯邀明月”,仰望天空星河灿烂;也可以与知己“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地块D
  作品名称:蜀韵幽景
  参赛院校:四川农业大学
  指导教师:陈其兵郭丽
  参赛学生:谢守红杨史前姜宇馨畅雨婷唐可柚龙傲宇张姮
  设计构思:
  方案灵感来源于川派盆景之姿、川西林盘之境及西蜀园林之景。将巴蜀特色空间巧妙浓缩于竹构之中,感受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浸润和熏陶。整体氛围引着人们进入内部,去寻觅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纯粹,探访西蜀竹景中的素雅清幽,追随内心深处的恬静自然。在“蜀山蜿蜒、盆景山水、茂林修竹”的秘境花园中竹林疗养,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让干涸之心,重获生机,让疲惫之身,遁入自然静谧之境。
  地块E
  作品名称:隧·燧
  参赛院校:西南交通大学
  指导教师:周斯翔吴然
  参赛学生:贺肖淇陈镜伊吴天昊张润璇刘百川唐雨倩张柏森黄浩鹏
  设计构思:
  隧道,是人类用勇敢和智慧,穿越险阻,通达“秘境”的利器。从“仿佛若有光”的天然峡隙,到“天堑变通途”的工程壮举,隧道沟通了无数人类曾经无法涉足的秘境,将文明的光华,传向探索的彼岸。燧火相传,闪耀在隧道两端的,是奋进求索的光芒,是力行求仁的温暖,是秘境之美的印痕。124年来,一代代西南交大人,以灌输文化尚交通为己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特别是在以成昆铁路、川藏铁路为代表西南艰险地区铁路大通道的建设中,将先进的隧道工程技术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奉献于报国实践,助力成都与彩云之南、川藏之巅的一处处秘境连通,传递民族复兴的火燧。竹构仿佛山形的轮廓,光影斑驳的隧洞,中心“盆地”部分蓦然回首间的空间转换,隐喻着以成都为起点,通达秘境的燧火传递之隧,是一曲献给奋斗者的礼赞。
  地块F
  作品名称:蜀山秘境
  参赛院校:西南大学
  指导教师:周建华孙松林
  参赛学生:邓思桥李武肸李乾丁双鑫侯文武祝赛男白余迦张梦屿
  设计构思: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人与自然共生的最高境界,夫道者,万物之源也,衍而万化,是为自然;心者,思辨之源也,拓以八方乃识道也,是以寻道之路亦是追寻物我互化之路,上下求索,方能于自然之境中有所感悟。本作品以“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为灵感,利用竹的弯曲、螺旋塑造蜀地自然风貌,构建“入、寻、悟、离”四重空间体验,使人在穿行于竹境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境界。
  地块G
  作品名称:梦·蝶
  参赛院校:成都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指导教师:徐巧莫妮娜
  参赛学生:杨弋渟雷语余柯瑶王嵬生潘攀金凤
  设计构思: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中国花园往往借由传统古典园林的形式,通过一些怪志异谈来表达秘境的概念,在本次设计中,团队梳理中西方文化中关于秘境的思考,借“庄生梦蝶”这一故事表达理解与思考。庄子认为,不同事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中浸透了中国古代老庄哲学的优秀文化。其实不仅是物与我之间的本真关系,同时也是借由我的主体表达物与物之间的物化转变。
  利用双层的结构,外部看似无序变化的表皮,以不稳定之态表达稳定之感。其势如波涛,间或起伏,包容万物,在这样一个起伏的空间,光影交错间,日晕的炫目与条纹的晃神容易让人产生今夕何夕的疑惑,进而栖身静享这若梦浮生。内部利用直纹曲面形成的稳定形态,让人在游览时通过视觉范围角度变化,形成不同的形态,在空间中形成不稳定感。通过内外的两重形态,在变与不变间转换,是我们对秘境的一种想象。整体造型内部形似蝴蝶展翅,外为扭曲不稳定的空间外部形态,那是谁在变化?在互相转化中,究竟何为蝴蝶,何为庄周?俄而觉醒,蝶与境兀自构成一幅缱绻绚丽的美梦。
  地块H
  作品名称:蜀中茶器
  参赛院校:四川大学
  指导教师:李沄璋李恒
  参赛学生:吴颖孙禄鹏王瑾瑄张慧珍
  设计构思:
  本次竹构作品设计,以对人地关系的探讨为核心思想,以川蜀茶馆文化为功能切入点,以金沙遗址出土的陶罐为形态来源,旨在利用自然竹材以及传统的竹编工艺构筑出一个与自然相对隔离,但又处处渗透自然的方寸之所,看似有形实则无形,方寸之间,自有天地。我们希望通过该作品能够引发个人的自省与顿悟,从而思考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
  本刊将持续报道“2020年成都公园城市国际花园节暨第三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最新动态,敬请关注!
  2020年成都公园城市国际花园节暨第三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组委会

  2020年9月

作品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www.sohu.com/a/400509258_68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