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六郎政和大港渔文化雕塑设计大赛入围作品公布

发布时间:2021-12-17      阅读量:15553次     

  芜湖六郎政和大港渔文化雕塑设计大赛自七月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经过评委们严谨的甄别筛选和反复讨论,最终共有16件优秀作品脱颖而出,顺利进入网络投票环节,欢迎广大网友进入投票,选出您心仪的作品!我们将根据投票结果评选出“网络最受欢迎作品”奖。
  1号作品“流觞”
  以六郎镇弯曲变化的水脉,翻腾的鱼尾曲线为元素构成一座横跨天际的奋斗之路。
  2号作品“润”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静静的流淌着,滋润、养育着中华儿女。
  3号作品“鱼米之乡之一”
  作品创意来源于鱼、米与城市剪影,黄铜与铁画技艺的结合,用流畅的线条展现出长江小城的当代风貌和鱼米之乡的地域特色。
  4号作品“时代潮”
  融合了华夏儿女的情感与智慧。通过对中国“渔文化”内涵的探寻,就其折射出的鱼纹符号的美学价值深入利用。
  5号作品“鱼家”
  鱼是一种很美丽的生物,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人类的一种神圣的生物。用线条来表现鱼优美的曲线,来展示鱼的天然优点。鱼在波浪上跳跃,来展示鱼自由飞翔的感觉,进而表达禁渔的思想。
  6号作品“六郎之环”
  六郎镇作为长江地区有明显特征的地方,有着“鱼米之乡”的称号,上半环代表着六郎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习的中国梦”的过程中瞩目成绩,折射出来的下半环则代表着在这瞩目成绩下,六郎镇的“青山绿水”,体现出六郎镇对“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7号作品“皖与鱼”
  利用了安徽传统有特征的建筑为原型,加上鱼的元素进行组合。体现了安徽与鱼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鱼进出寻常百姓家,一侧的房檐设计色,这件作品更加有活力。
  8号作品“渔歌秋雪”
  渔歌,映照渔民的一种生活,秋雪,不仅是一种形容秋收冬雪的词,更是暗示如果人类不寻找与大自然的平衡而禁捕,则必然受到惩罚。为彰显六郎水乡地域特色,也是迎合了长江禁捕的元素,特以鱼为设计元素,将鱼的一半身子探在外面,一方面,凸现了近几年因大肆捕捞而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因为这是一组木制雕塑,放在滨水的地区可以美化环境,增强人与自然的互动性。
  9号作品“霞光万照”
  霞光万照景观雕塑,利用现状旧船、树干等进行组合搭配,以构筑物的形式进行表现,功能上除了作为景观构筑物外,还兼具游客拍照、取景的取景框,将美丽的六郎水乡景色框入完美的几何构图中,本次的取景框由旧船、渔翁、鱼鹰、圆木组成、这一幅景色是对游客回忆过往鱼米之乡——南湖码头,渔翁每天出门打鱼,早出晚归,鱼鹰相伴,带着一天的鱼获,乘着夕阳,满载而归的幸福生活,同时也反映出殷港人民的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给游客深刻的教育学习的体验。
  10号作品“萍水藕逢”
  萍水藕逢作为雕塑,是以莲藕外形和内部特征为基础进行打造,对颜色进行变化,以绿色为主基调颜色,目的是为了与周边环境保持协调,用莲藕雕塑来体现出湿地景观的丰富性和可塑性,将水下的植物以雕塑的形式体现在地面上,达到植物资源全方位的利用。体现了六郎水乡的地域特色,弘扬了政和大港的文化,表现了地区的标志性,与鱼米之乡的特点。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理念,呼吁人们保护长江地区生态环境,促进长江地区生态绿色发展。
  11号作品破“遇”
  本次的作品雕塑破“遇”,是根据长江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理念突出长江禁捕元素,利用禁捕的元素来进行本次雕塑的设计,以渔网的破裂和鱼的雕塑的组合,呼吁人类保护生态。
  12号作品“前方有鱼,请减塑”
  鱼米之乡,最美六郎。六郎小镇作为芜湖特色小镇,园林景观设计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雕塑小品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此次设计我们根据“鱼”的元素创作,结合海浪拍打的造型,体现鱼不畏惧困难,在海浪中自由的遨游,同时也呼吁大家保护海洋环境,尊重自然。
  13号作品“渔梭记忆”
  以鱼梭为基本原型,充分展现了六郎回忆,不经意让人们想起儿时奶奶坐在门口的织网的儿童在旁边玩耍的美好场景。
  14号作品“风韵六郎”
  六郎镇上清澈的河水,天上悠悠的白云,几只白色的白鹭鸟,静静的、悠闲的在河边散步,绿色的原野上,几声鹭鸣召唤人们回归到自然的宁静中……
  “生态六郎”展现的不仅仅是六郎的风姿卓韵,更是六郎人民支持长江禁捕后绿色环保、生态循环和谐共存的优良表现。
  15号作品“拆船铺路”
  16号作品“水上慢城”
  https://mp.weixin.qq.com/s/fFwnpQCqnv9urFBOF0G9jA